第(3/3)頁 “這些事情非能臣不能為,你在晉地政績卓著,陛下都看在眼里,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你。” 李徹接過話頭,語氣誠懇:“三哥,朕知你心中有丘壑,并非甘于碌碌之輩。” “讓你禁足這半年,一是給天下一個交代,二也是讓你冷靜思過。如今,過錯已罰,你也該出來為朝廷,為這天下百姓做點實事了。” “蜀地乃天府之國,潛力巨大,卻因多年割據和戰亂民生凋敝。” “朕需要一個人去那里執行朝廷的新政,修路、勸農、興學、安撫流民......讓蜀地成為我大慶穩固的西南基石。” 聽到李徹推心置腹的話,晉王沉默了片刻,沒有立刻謝恩,而是問道:“陛下對蜀地,有何具體方略?臣需要知道該怎么做。” 李徹見他心動,知道此事已成大半,便詳細說道:“首要在于安民,廢除蜀地舊有苛捐雜稅,推行朝廷統一的稅制,減輕平民負擔。” “其次,工部已開始勘探蜀道,規劃修建連接關中與蜀地的官道,你要全力配合,此乃打通蜀地命脈之百年大計。” “再者,朝廷會在蜀中各地設立圖書館,選拔蜀地寒門子弟入學、參考科舉。” “最后,對羌蠻諸部,剿撫并用,已歸附的設土司羈縻,但需逐步推行改土歸流,將其納入朝廷直接管轄;冥頑不靈者,就要調動軍隊,堅決剿滅,絕不容情。” 李徹頓了頓,看著晉王:“這些事,樁樁件件都非易事,會觸及當地豪強、舊吏乃至蠻族頭人的利益,阻力必然不小。” “三哥,你可敢接此重任?” 晉王深吸一口氣,胸膛微微起伏。 顯然,蜀地是一個嶄新的舞臺,遠比他在晉地按部就班的治理要復雜得多。 雖然秦王身死,讓他有些心灰意冷,但骨子里那份屬于李氏皇族的進取心還在。 思慮片刻,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對著李徹鄭重一揖:“承蒙陛下不棄,信重至此!” “臣愿往蜀地,必竭盡所能,推行新政,安撫黎庶,為陛下守好這西南門戶!” “好!”李徹撫掌大笑,親自起身將他扶起,“有三哥這句話,朕就放心了!” “起來,繼續吃飯,這菜涼了可就辜負三哥的手藝了。” 君臣兄弟三人相視而笑,席間氣氛頓時輕松熱烈起來。 李霖更是打趣道:“老三,去了蜀地,可別忘了你這手藝,到時候我們去看你,你得親自下廚!” 晉王也笑了,眉宇間的陰郁一掃而空:“四弟放心,別的不敢說,這廚藝定然精益求精。” 李徹看著兩位兄長,心中欣慰。 權力固然誘人,但他不想當一個孤家寡人,這也是他從未以鞏固皇權為目標的原因。 皇帝是政治生物,越厲害的皇帝,離人類就越遠。 至少現在的李徹,還不想脫離人類這個物種。 他舉起酒杯,真誠道:“朕預祝三哥蜀地之行,一切順利,馬到功成!” “謝陛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