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捷報傳到李徹案前時,帝都正在準備過春節。 時近歲末,帝都的年味漸漸濃了起來,街上的百姓們熱情洋溢,朝堂的百官也少了幾分肅穆。 雖說這不是新朝的第一個年節,卻是李徹登基后能正兒八經過的第一個春節。 去年此時,奉軍剛剛攻下帝都,先帝駕崩未滿一年,國喪期間自然不能張燈結彩。 按禮制,國喪本當守足三年,如今才第二年,本也不宜太過熱鬧。 但這一年多來,大慶從平定北方到收復蜀地,再到如今南方戰事將定,可以說是歷經千辛萬苦。 念及百官操勞,百姓也難得安寧,李徹便準備借此機會,讓大家好生樂呵樂呵。 這等體恤下情的恩典,自然無人會不識趣地拿禮制說事,抓住這個小毛病不放,觸皇帝的霉頭。 當捷報傳入的那天,正是臘月初八。 大慶也有臘八,說起來還和佛教有關,相傳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成道前,曾受牧羊女施舍乳糜恢復體力。 寺院效仿此故事,用香谷和果實熬粥供佛,并分發給信徒和貧困人家。 如今在大慶,喝臘八粥已經成了全民活動。 上至皇宮官署,下至黎民百姓,這一日都要熬上一鍋熱騰騰的臘八粥。 李徹今兒個起了個大早,親自挽袖入了御膳房,領著御廚們熬制了數口大鍋的臘八粥。 祭祀天地祖宗后,便分賜各位勛貴重臣,以示皇帝仁德。 皇帝親手熬的粥,滋味如何倒在其次,這份殊榮讓接到賞賜的大臣無不感激涕零。 待分粥的熱鬧散去,李徹回到養心殿。 案頭上已堆起尺高的奏折,多是各地官員和出征將領送來的請安折子。 李徹仍舊照例一一親自批閱,畢竟京官都安撫了,外官也不能落下不是。 好在沒什么大事情,李徹大多只是掃一眼,便提筆寫上‘朕安,卿等辛苦’之類的套話。 倒是一封來自福省的折子讓他多看了幾眼。 新任省長蘇辰在折中寫道,福州百姓重歸王化,無不歡欣鼓舞,特呈上萬民祈福書,為陛下祈愿。 隨折附來的是一幅數丈長的白帛,上面密密麻麻按滿了墨色手印,皆出自福州城中的百姓。 李徹凝視著這些手印,眼前仿佛又浮現出自己當年在福州的情景。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是知恩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