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天后,超音速和勇士的西部半決賽第二戰繼續于甲骨文球館進行。 作為一名學院派大師 里克-卡萊爾有一點很不學院派的是,墨守成規從來都不是這位頭發近年來正在越來越少的主教練的執教風格。 秦岳前世,早年以防守起家的卡萊爾,在后世最為人所熟知的,反而是他在進攻方面的造詣。 沒錯,與時俱進革新戰術庫,并根據不同對手來對癥下藥,才是秦岳記憶里,卡萊爾能夠長期身處頂級教練行列的主要原因。 第二戰,卡萊爾改變了超音速首戰從內線打起的策略,并進一步壓縮了姚明的上場時間。 為此,三分更準的凱文-馬丁取代索夫洛薩進入了球隊的先發陣容。 而球場上,增加了外線開火頻率的超音速,也因此增加了姚明、加內特、鄧肯等人在出場時的內線得分效率。 只是,令不少中國球迷費解的是,姚明這場比賽的上場時間被壓縮至了30分鐘。 首節比賽,姚明足足打了10分鐘。 可次節比賽和第三節比賽,姚明卻是加起來只打了8分鐘。 央視,每一晚都巴不得姚明能打滿48分鐘的張衛平說道:“姚明今兒個狀態這么好,為什么里克-卡萊爾就是不用他呢?” 為什么卡萊爾這場要在前三節比賽限制姚明的上場時間? 當然是為了在第四節比賽,姚明能夠全功率輸出。 雖然,今生并未過度增重的姚明,在卡萊爾長年累月的保護性使用下,加上他自身的自律,始終保持著相當不錯的狀態。 但無論在生涯哪個階段,姚明那具身體給他自身所帶來的負荷,都遠超世人的想象。 尤其是隨著姚明年齡的增加。 卡萊爾比任何人都清楚,想要讓這位超級中鋒在球場上打出高效率,他就必須得更加合理地分配姚明的體能。 而這一晚,賽前便知曉卡萊爾把球隊獲勝希望都壓在自己身上的姚明,前三節比賽有多低調,末節比賽下手也就有多重。 球場上,超音速的進攻回合。 在秦岳下場休息期間,哪怕面對勇士的內線夾擊,也依然能憑借那手細膩的手活把籃球放入籃框的姚明,甚至一度率領超音速反超了比分。 末節前六分鐘,6投5中的“Big-Yao”,算上罰球,總計砍下了14分4籃板。 TNT電視臺,巴克利感慨道:“在NBA,一名優秀的教練對一支球隊有多重要?我想,這場比賽,里克-卡萊爾教練就用他藝術般的執教回應了我們?!? 如果說,首戰打完后,勇士與超音速在客觀上存在的實力差距,已經讓不少勇士球迷開始暢想起了接下來的西部決賽對手。 那這一晚,卡萊爾無疑在甲骨文球館潑了一盆冷水。 從每個回合的防守選擇。 到每個回合的進攻破題思路。 超音速替補席,一直在忙碌的卡萊爾,愣是用一堆拼湊起來的食材,用不同的烹飪方式,將其做成了一桌滿漢全席。 那么問題來了。 這場比賽,勇士主教練邁克-馬龍是如何回應卡萊爾的? 答案是,在那本比《美國歷史》還薄的菜譜中,連“刀功”都懶得秀的馬龍,用最樸實無華的廚技,直接把那道名為“清蒸大秦”的灣區傳統名菜給端了上來。 還是那句話。 當你擁有喬丹和秦岳這種級別的球員。 那技藝再高明的廚子,也難免會淪為抱這哥倆大腿的存在。 畢竟,GOAT是真的不需要加“鹽”才能變得偉大。 場上,只見偉大無需多言(鹽)的秦岳,剛重返賽場,其便用一記令超音速內線三老相繼破防的“三加一”為球隊反超了比分。 這個回合,超音速已經把勇士防到了馬上就要24秒違例。 可最后時刻,主動接鍋的秦岳,還是在阿里扎的猛撲之下,以轉身后仰的方式把籃球甩進了籃框,并制造了阿里扎的犯規。 對此,暫時被換下場休息的鄧肯只能一臉無奈地揉著林書豪的腦袋說道:“難道,他真的是天命所歸?” 場上,沒來得及限制秦岳接球的加內特在抬頭望了一眼甲骨文球館的穹頂后說道:“為什么,為什么他永遠能在這種時候命中這種關鍵進球?” 超音速禁區,雙手叉腰的姚明在長嘆了一口氣后,亦隨之暗罵了一句“去他媽的”。 罰球線上,秦岳執行加罰命中。 而這場比賽的天平,也自此倒向了勇士。 終場,114比118。 憑借秦岳在最后六分鐘為球隊連砍16分的杰出表現,勇士在主場力克超音速,并將這輪西部半決賽的大比分改寫為了二比零。 賽后采訪環節,徹底燃盡,只剩下一顆“舍利子”的卡萊爾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道:“通過球員的努力和對戰術的完美執行,我們幾乎壓制了勇士一整場,但這就是籃球,有的時候,你的努力在別人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然而對于卡萊爾的說法,勇士主教練馬龍卻并不同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