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勇士進攻,在秦岳接球之前便已做好夾擊準備的樂福沒有猶豫。 但面對樂福和霍華德的聯手封鎖,秦岳還是把球像變戲法那樣擇了出來。 在《灌籃高手》里,陵南主教練田岡茂一曾經說過 更高的身高,往往也意味著更為廣闊的傳球視野。 雖然,作為《灌籃高手》的作者,井上雄彥未必懂籃球。 但必須得申明的是,《灌籃高手》這部經典漫畫的絕大部分描述,是完全符合籃球這項運動的客觀規律的。 沒錯。 在這一刻,秦岳能把球擇出來的關鍵,并不是他那出神入化的傳球技巧。 而是他得天獨厚的模型,使他擁有了一份遠超尋常后衛的視野。 尼克斯禁區,毫不懷疑秦岳能把球傳到自己手上的布朗,接球劈扣一氣呵成。 見狀,每天都在學習如何破包夾的庫里幾乎在瞬間便開啟了“自閉模式”。 因為像秦岳剛才這種毫無道理可言,能從對方頭頂完成傳球的能力 你讓庫里怎么學? 后世,NBA之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個子球員開始參與球隊的進攻組織,正是源自于大個子球員只要具備一定的傳控能力,他們與生俱來的傳球視野,會使得他們遠比傳統的小個子后衛更有優勢。 未來,在NBA能把球傳好的后衛,幾乎無一例外,全是大模型,大尺寸。 什么,你說特雷-楊該如何解釋? 有沒有一種可能,截至秦岳穿越,作為大名鼎鼎的紐約市長,特雷-楊的生涯場均失誤高達4.2次,并且其生涯助攻失誤比也只有2.3比1? 在籃球比賽里,任何不談失誤的助攻數據無疑都是在耍流氓。 今生,秦岳生涯超過3比1的助攻失誤比,已然證明了大個子球員在組織進攻上的優勢。 而未來,身為大尺寸后衛的哈利伯頓,和內線指揮官的約基奇,則是會用他們在組織串聯上的杰出表現證明,何為球場上的一寸長,一寸強。 當然 對于籃球這項運動而言,身高也不一定等于一切。 因為球場上,同樣有一寸小,一寸巧的說法。 首節過半,在進入官方暫停前的最后一個進攻回合,成功把樂福換到身前的庫里,就用他的靈巧戲耍了身高遠在他之上的樂福。 大能吃小。 小亦能打大。 不得不說,這正是籃球這項運動的魅力所在。 官方暫停過后,比賽繼續。 尼克斯進攻,利用新版合球規則,在走步邊緣瘋狂試探的哈登,于格林面前完成了一記爭議性十足的雙撤步三分跳投。 秦岳前世,哈登的撤步既有常見的左右撤步,也有進階版的同側急停撤步和頓拜懸浮撤步。 而除此之外,通過對規則的合理運用,哈登還開發出了獨屬于他的不可侵犯雙后撤步。 在秦岳的記憶里,直到2019年,NBA官方正式認定哈登的雙后撤步屬于符合規則的一項技巧,關于哈登的后撤步到底有沒有走步的爭議方才告一段落。 至于現在? 球場上,隨著哈登撤步三分命中,福斯特對此沒有任何表示。 不管下一秒勇士球員有多抓狂,他們都只能接受哈登命中了一記精彩好球的事實。 未來,這同樣是哈登在NBA不受人待見的原因之一。 因為作為一名長期游走于規則邊緣的邊緣行者。 哈登注定無法像秦岳這種實至名歸的技巧之王來得令人信服。 不過,同樣得為哈登申明的是. 哈登之所以只能在規則邊緣鋌而走險. 主要還是他沒有像秦岳這樣的天賦。 畢竟,但凡能像大秦這樣,以驚人的人球結合能力,并憑借模型優勢在瞬間拉開投籃空間,哈登又何至于選擇走那條百分百會不受人待見的邊緣行者之路? 場上,勇士的進攻回合。 在罰球線附近急停急起。 隨即合球干拔。 整套連招突出一個干凈簡潔,且毫不拖泥帶水的秦岳,頓時便讓霍華德感覺自己在對方面前變成了一個根本就不會防守的小學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