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噠,噠,噠。 踏于這‘諸法無常道君’元府顯化的古道長廊中,背后是無數人魔、妖祟所化的殘留孽影,眼前是一副副空白的掛壁圖錄。 但隨著季修抬手接觸。 自第一副【道君學藝須彌山】起 只要是被他手掌所觸碰的‘景象’圖錄,竟奇跡一般的,于他那一雙重瞳映照之下,緩緩有了痕跡與輪廓。 前方。 北滄州閥的秦金魁、獨孤器,還有玄符教、水君府等輩,在往前摸索的同時,也不乏有人留意后方景況。 畢竟此前,其他人都是規規矩矩從外圍諸般魔孽之景中,硬生生殺入這元府門檻的,其他手段不足的,早已喋血當場。 唯獨這季修,不明不白的就出現在了那第一副【道君圖】中,而且還能御使其中寶物,擊落天材,獲取巨大好處。 說他身上沒有什么特殊性. 在場這么多人,最次也是州中高門出身,家中奪嫡勾心斗角頗多,起碼有些心眼,當然不相信這一切都是巧合。 若不是那盡頭處的‘古棺’一看就有大秘密,甚至疑似是道君的兵解身葬地,事關重大。 說不定就沖著那金剛杵還有天材,剛才劍拔弩張的玄符教真傳早就施展道法,一股腦的上了。 而在其他人的視角里,隨著季修駐足,那一副副圖錄的景象還是一片空白,與原來的模樣一模一樣。 有些人略略望了幾眼,沒發現什么異樣,便移開了視線,冷嗤幾聲: “徒勞無功罷了,以為得了一處機緣,就能堪破其他玄機?” “若是真有那么容易,其他人又怎會不曾嘗試,這些圖錄景象可謂道道平平無奇,連靈蘊與符文都不存在,完全無處可探。” “興許當年那位大道君,也只是在那第一副里留有些許傳承而已。” 出聲的是玄符教真傳。 作為赤霄天正統正朔的大道統,他們鉆研最深最多的就是陣法古跡的隱秘。 連他們都察覺不出端倪,這修人仙武道的武夫,又怎能堪破隱秘? 這聲音未曾遮掩。 落入季修耳畔,他也只是一笑,不以為意,隨即向前望去。 卻見,與其他眾人如觀‘無字天書’不同。 此刻在他眼前。 一張張‘道圖’散發金曦,逐漸顯露紋路,有了輪廓景象露出———— 【大梵破滅,人魔禍世】 這是第二副圖錄。 季修默默注視著這唯有他才能看見的景象。 大梵,乃是大玄之前的‘人仙大朝’。 為九百多年前徹底殞沒,關于那個時代,如今州、府諸宗卷宗,連一星半點都未提及,想來唯有‘白玉京’內,才會有些許記載。 不過在這元府古跡 季修倒是以‘江景’的視角,看到了有關于那段歲月的一角帷幕。 “原來我那段黃粱夢的背景,便是介乎‘梵末玄初’之間。” 他心中默默想著,一雙重瞳仔仔細細的觀摩,不放過一處細節。 只見到這第二張道圖上之上。 大地干裂,千里餓殍,天際昏黃。 甚至有一道身著明黃色的龍袍人主,脖頸吊掛在了一株浸滿龍氣的鎮運玄木之上,氣息斷絕. 眼下雖與之前身入‘須彌山院’不同,但也能以旁觀視角,去看清楚這道圖之上的記載。 甚至,還有一行行墨色流轉的篆文,憑空浮現,似有神智,正在一點一滴的介紹著這副道圖上發生的一切. 【道君自須彌山學藝出世,時值‘大梵’破滅,末代梵主倒掛龍運玄木,自此天下梵血王裔正朔斷絕,五濁人魔之氣浸染大地.】 【所謂五濁魔息,即為疾疫、刀兵、貪嗔、孽欲、長生等諸般或災禍,或人心渴求之物所形之‘見知障’,乃淵墟氣演變而來。】 【人一旦深陷其中,過分渴求權柄、武力、念頭.從而身染魔息,便會墮為‘人魔’,雖有神智,卻為魔孽,必會禍世!】 【修為低微則為‘人魔’,修為高深則為‘天魔’!】 【大梵歷九百八十七年,自眾天歸一,天下三十六藩鎮刀兵、疾疫甲子不熄,天下魔障叢生,梵末帝墮入魔潮,深入見知障中,不可自拔,遂身隕滅。】 隨著墨色篆文流轉,季修看到了作為‘江景’的自己,從須彌山下,一路歷經縣、府、州 一路所行所過,諸般魔障屢見不鮮。 販夫走卒、將軍諸侯、王侯公卿.因為一己私欲,墮為‘人魔’者數不勝數。 有縣尊為了一己私欲,掛起一縣‘招魂燈籠’,集一縣一魂一魄,區區一縣之長,竟能修成道術高功第六境的‘法力大丹’。 有將軍生啖女童,割據藩鎮,裂土封疆,攻城拔寨,以‘兵戈’與‘殺伐’,足足修成了一州巨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