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完結-《佛系八福晉》
第(1/3)頁
胤禩到的時候,乾清門前已經來了不少人了。
胤禛和胤祐兩人自然也早就到了。
從他們的神色看來,昨夜似乎睡得不怎么好。
“八哥,這邊。”
胤禟小聲地沖著胤禩喊了一聲,招了下手。
胤禩走了過去。
胤禟才小聲地說道:“八哥,你今兒個來得可夠晚的。”
“不是和平常差不多嗎?”
胤禩納悶地說道。
胤誐嘿嘿地笑著說道:“平常,那是平常,能和今兒個一樣嘛?八哥,弟弟我是服了您了。今兒個這樣的日子,您竟這么不著急?”
“可不是嘛。大哥他們可是一早就來了。”
胤禟眼神朝胤禔等人的方向看了一眼,壓低了嗓音說道。
胤禩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
只見胤禔等人都如往常一樣列班而站,但明眼人都能瞧得出來他們神色的緊張。
“萬歲爺駕到!”
隨著幾聲鞭子的破空聲和梁九功的聲音傳來,眾人連忙各歸各位,面色嚴肅地如同尋常一般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緊接著一陣熟悉的腳步聲傳來。
那腳步聲從眾人中間穿過,慢慢走到龍椅的位置。
等聽到上頭傳來衣物摩擦的窸窸窣窣的聲音時,眾人齊齊跪下,動作利落整齊。
“兒臣/奴才叩見萬歲爺,萬歲爺萬歲萬歲萬萬歲!”
胤禩嘴里喊著這樣的話。
心里卻有一種感覺,不知是否是他的錯覺,今兒個這聲音似乎比起往日來更加洪亮了。
“都起來吧。”
康熙的聲音從上頭傳下來。
“謝萬歲爺/皇阿瑪。”
眾人邊起身,邊回道。
“張廷玉,今兒個是十五了吧。”
康熙清了清嗓子,對張廷玉問道。
張廷玉忙從列中出來,回道:“回萬歲爺的話,今兒個正是十五。”
“這樣啊。時間過得可真是夠快的呀。”
康熙似有感慨地說道,“一轉眼今年也快過去了。朕在位算算日子也快有四十八年了。佟國維,朕還記得朕在第九年的時候任你為內大臣呢,那時候你可還年輕著呢,如今也成了老頭子了。”
佟國維笑著說道:“奴才如今是三代同堂呢,哪里能不成老頭子?”
“佟國維,你是有福分的人啊。”康熙摸著胡須,感慨道。
佟國維忙道:“萬歲爺才是真正有福分的人呢,奴才不過是沾了萬歲爺的福罷了。”
“話不能這么說。朕瞧著你是個極好的。”
康熙摸著胡須,意有所指地說道:“馬齊也是好的。只是咱們這些人老了,就該惜福啊。有些時候,有些事置身事外總比插手其中來得好。”
康熙這番意有所指的話,把佟國維和馬齊都給說愣住了。
萬歲爺這話是什么意思啊?
“梁九功,把大臣們的奏折都給朕搬上來。”
康熙不等其他人反應過來他話里頭的意思,就對梁九功命令道。
梁九功應了一聲。
他領著兩個小太監去把奏折拿來,送到康熙手邊。
看著眼前堆疊得整整齊齊的兩座小山。
康熙隨意挑選了一本,道:“朕前些日子說了,讓大臣們舉薦阿哥們繼任太子之位,可是這些日子以來,朕看著你們這些人的動作,是徹底寒了心。”
眾人心里咯噔了一下,心里頭不禁一緊。
莫非萬歲爺之前說那番話是在試探他們不成?!
那這下可就糟了!
那些站了隊的、搞小動作的,這會子一個個神經都繃緊了,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佟國維和馬齊這個時候才意識到剛才康熙說那番話是什么意思,那是在敲打他們,不贊同他們站隊的做法!
“這一回,朕可真是開了眼界了。”
康熙嘩啦啦地打開一本奏折,瞧見上頭舉薦的人選時,唇角撇了撇,“像有那等以重金收買朝廷大臣的,在這奏章當中就成了禮賢下士、尊文重武的圣賢人了。”
胤祐心頭一跳,喉嚨不由得發緊。
“還有呢,”康熙又拿起一本奏折,“像這種以功名利祿邀買人心的,在奏章當中又成了公正無私、廉潔愛民的人了。”
胤禛鼻尖冒出細汗來,他一向是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此時眉眼間卻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幾分擔憂。
“更有這等,分明有勇無謀,卻也被夸得天花亂墜,好似一代明君的。”
康熙啪地一聲合上了另一本奏折。
胤禔默默無聲地低下頭,恨不得有條地縫能夠讓自己鉆進去。
“朕是老了,可不是瞎了,更不是聾了!”
康熙猛地站起身來,他的雙手背在身后,聲音渾厚有力,“這些日子,朕瞧著你們這些人,一個個心都野了,朕交代辦的事情,你們倒是拋到腦后去了。真正有盡到職責的人,十幾個阿哥里面竟然才不過一個罷了。”
眾人心頭一跳,默契地拿視線看向胤禩。
要說這回,最守規矩,最盡職責的人除了胤禩,還真沒有其他人了。
胤禩面色不改地由著眾人看去。
“皇阿瑪!”
胤祐心里滿是不甘心,他一時心急,竟不管不顧地打斷了康熙的話,“讓大臣們舉薦太子,這是皇阿瑪您的意思,皇阿瑪難道不過是開玩笑罷了嗎?”
“是啊,皇阿瑪。”
有了胤祐主動出頭,胤禔也連忙趕緊說道:“當日是您說的那話,您身為天子,總不能言而無信吧。”
“萬歲爺,我等今日舉薦阿哥們也不過是照您的意思辦罷了啊。”
佟國維自知這次失手,要想逃脫一劫,只有硬著頭皮照著原來的計劃行事,否則的話,他們佟家這次可就損失慘重了。
佟國維一開口,其他阿哥們、大臣們更是七嘴八舌地也跟著說了起來。
“夠了!”
康熙厲聲打斷了眾人的話,“你們的確是給朕‘舉薦’出了一個好皇帝出來。”
皇帝?!
眾人瞳孔收縮,呼吸也跟著急促起來。
不是說是舉薦太子嗎?
怎么成了皇帝了?
“張廷玉,你來念圣旨。”
康熙擺了擺手,示意張廷玉上前來。
此時,眾人甭管心里頭打著什么心思,見張廷玉手捧著圣旨,都不得不屈膝跪下。
佟國維和馬齊等人心頭震驚不已。
他們千算萬算,萬萬沒有算到今日會這樣發展。
佟國維和隆科多對視了一眼。
父子二人此時都有一股濃厚的不祥的預感。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登基四十八年,在位期間兢兢業業……今日傳位于皇八子胤禩,其人品貴重、尊兄護弟、性情中正如竹,必能繼承大統……”
張廷玉念完了手上的圣旨后,整個朝廷上下都安靜下來了。
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砸了個懵。
在這之前,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今日中了大獎的人竟然會是廉郡王。
要知道,這些日子,都是直郡王、雍郡王和七貝勒這些人在爭斗得你死我活,哪里有廉郡王什么事!
“皇阿瑪,您還年輕,請您收回成命啊!”
在片刻反應過后,胤祐連忙喊道。
他的話也提醒了其他人。
誰也不想白白便宜了胤禩,都紛紛開口勸道:“皇阿瑪,您如今如日中天,何必急著退位呢?”
“行了,朕知道你們的心思,朕的圣旨一下,是絕無再收回的道理。”
康熙咳嗽了一聲說道。
“張廷玉,還有另外一封圣旨,你也一并念了。”
“是,萬歲爺。”
張廷玉忙接過梁九功遞過來的圣旨,他展開圣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長子胤禔勇猛彪悍,為大清朝立下赫赫戰功,自今日起封為直親王;皇四子胤禛……”
張廷玉的這一封圣旨,把所有阿哥們除了老二、老三、老八外都統統封了一遍。
連年紀小的十七阿哥都撈到了一個貝勒的爵位。
但是,聽到這封圣旨。
所有阿哥們和大臣們卻是一片頹然的神色。
他們哪里不懂得老爺子的意思,老爺子的意思在這封圣旨里顯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從今日起,你們就是親王、郡王、貝勒,但卻永遠不可能是天子。
老爺子是鐵了心思要讓老八當天子了。
“胤禩,你上來。”
康熙沖著胤禩招了招手。
胤禩此時看似從容,心里頭也是懵著呢,盡管他事先早已隱隱猜到了一二,但他到底沒有十足的把握,甚至在這個時候都有一種像是在夢里的感覺。
胤禩幾乎是糊糊涂涂之中走了上去。
康熙拉著他的手,他對胤禩說道:“今兒個這些奏折你不必看,回頭朕會讓梁九功把這些奏折一概都燒了。”
聽到康熙這句話,所有人心里都松了口氣。
既然天子已定,他們那些奏折就如同懸在腦門上的刀子一樣,隨時都會落下。
燒了就不必顧慮這個了。
“是,皇阿瑪。”
胤禩下意識地回答道,“皇阿瑪,兒臣怕、怕自己做不好這個位置。”
“你怕什么。”
康熙眼神里露出幾分柔軟。
他拍了拍胤禩的肩膀,拉著胤禩走到龍椅跟前,“你坐上這把椅子。”
底下所有人臉色都變了。
“皇阿瑪,這怎么能使得呢?”
胤禩連連搖頭。
“怎么使不得?從今兒個,你就是天子了,天子坐龍椅,乃是天經地義之事。”康熙的手壓在胤禩的肩膀上,胤禩只覺得身上似乎多了一股壓力,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坐吧,皇阿瑪還在呢,會幫著你的。”
康熙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胤禩在迷迷糊糊之中坐在了龍椅上。
梁九功見狀,立即會意,屈膝跪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他人這個時候即便心里不愿意,也不得不跟著跪下,三呼萬歲。
乾清門的聲音震耳欲聾。
皇宮內院的娘娘們都聽到了這邊的動靜來了。
惠妃正在鐘粹宮里等著消息。
聽到聲音,她眉梢一動,慌忙命了人出去打聽消息。
而良嬪此時也在鐘粹宮里陪著她。
整個皇宮上下都為此忙碌了起來。
無論是永和宮還是翊坤宮,都紛紛派人去打聽消息。
今日這事關乎的又豈止是阿哥們的前程,她們這些娘娘們的前程也都一并系在這上面。
母憑子貴,要是阿哥們能當上太子,那生母日后可是能成為圣母皇太后的人!
“娘娘先喝口茶吧,想來那林公公很快就會打聽回消息。”
見到惠妃坐立難安的模樣,良嬪出聲勸說道。
怕良嬪擔心太多,胤禩并沒有把自己的謀算告訴她,故而她此時根本沒有替胤禩擔心,她和其他人一樣,都以為胤禩沒有爭奪龍椅的心思。
惠妃悶悶地應了一聲,眼神卻不由自主地往外瞟去。
等看見一道身影急匆匆回來,惠妃急忙站起身來。
林公公小跑著進殿內。
“怎么樣?打聽到什么消息了?”惠妃迫不及待地追問道。
“娘娘,陛下傳位給了八、八阿哥!”
林公公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惠妃和良嬪兩人都露出了驚愕的神色。
“八阿哥?”
德妃聽到消息,直接失手把翡翠鐲子給摔成了粉碎。
她站起身來,顧不得心疼那地上的鐲子,眼神兇狠地看著太監,“你沒打聽錯消息?確定是八阿哥,不是四阿哥?”
“奴才親耳聽見,怎么可能有錯?”
那太監忙回道。
德妃身形一晃,跌在了椅子上。
而此時。
廉郡王府內。
安寧正在繡著荷包,荷包上的鴛鴦已經成型,兩雙眼珠子活靈活現。
弘敏和柔玉兩人一人坐在一邊。
正頭對著頭練著大字呢。
“啾啾啾……”
不知是丫鬟沒把簾子弄好,還是窗戶沒合上,一對喜鵲輕靈地飛入了屋子里。
“是喜鵲飛進來了。”
首陽看著那兩只喜鵲,驚訝地說道。
弘敏和柔玉都抬起頭來,兩人忙把毛筆擱下,“喜鵲怎么會飛進屋子里來呢?”
那兩只喜鵲像是一點兒也不怕人似的。
在屋子里繞了一圈后,飛到了安寧跟前,在她跟前放著的桂花糕啄了啄。
弘敏和柔玉忙躡手躡腳地走到安寧身后,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那兩只喜鵲。
那兩只喜鵲也不怕人看著,慢條斯理地用嘴巴理了理身上的羽毛后,才翩躚地從門口飛走。
“喜鵲進屋,必定有好事發生!”
張嬤嬤笑著對安寧說道。
安寧瞧著喜鵲離去的方向。
她心里的擔憂不知覺也跟著散了,微笑著說道:“想來必定是如此。”
暴風雨過后,也該迎來天晴了。
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砸了個懵。
在這之前,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今日中了大獎的人竟然會是廉郡王。
要知道,這些日子,都是直郡王、雍郡王和七貝勒這些人在爭斗得你死我活,哪里有廉郡王什么事!
“皇阿瑪,您還年輕,請您收回成命啊!”
在片刻反應過后,胤祐連忙喊道。
他的話也提醒了其他人。
誰也不想白白便宜了胤禩,都紛紛開口勸道:“皇阿瑪,您如今如日中天,何必急著退位呢?”
“行了,朕知道你們的心思,朕的圣旨一下,是絕無再收回的道理。”
康熙咳嗽了一聲說道。
“張廷玉,還有另外一封圣旨,你也一并念了。”
“是,萬歲爺。”
張廷玉忙接過梁九功遞過來的圣旨,他展開圣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長子胤禔勇猛彪悍,為大清朝立下赫赫戰功,自今日起封為直親王;皇四子胤禛……”
張廷玉的這一封圣旨,把所有阿哥們除了老二、老三、老八外都統統封了一遍。
連年紀小的十七阿哥都撈到了一個貝勒的爵位。
但是,聽到這封圣旨。
所有阿哥們和大臣們卻是一片頹然的神色。
他們哪里不懂得老爺子的意思,老爺子的意思在這封圣旨里顯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從今日起,你們就是親王、郡王、貝勒,但卻永遠不可能是天子。
老爺子是鐵了心思要讓老八當天子了。
“胤禩,你上來。”
康熙沖著胤禩招了招手。
胤禩此時看似從容,心里頭也是懵著呢,盡管他事先早已隱隱猜到了一二,但他到底沒有十足的把握,甚至在這個時候都有一種像是在夢里的感覺。
胤禩幾乎是糊糊涂涂之中走了上去。
康熙拉著他的手,他對胤禩說道:“今兒個這些奏折你不必看,回頭朕會讓梁九功把這些奏折一概都燒了。”
聽到康熙這句話,所有人心里都松了口氣。
既然天子已定,他們那些奏折就如同懸在腦門上的刀子一樣,隨時都會落下。
燒了就不必顧慮這個了。
“是,皇阿瑪。”
胤禩下意識地回答道,“皇阿瑪,兒臣怕、怕自己做不好這個位置。”
“你怕什么。”
康熙眼神里露出幾分柔軟。
他拍了拍胤禩的肩膀,拉著胤禩走到龍椅跟前,“你坐上這把椅子。”
底下所有人臉色都變了。
“皇阿瑪,這怎么能使得呢?”
胤禩連連搖頭。
“怎么使不得?從今兒個,你就是天子了,天子坐龍椅,乃是天經地義之事。”康熙的手壓在胤禩的肩膀上,胤禩只覺得身上似乎多了一股壓力,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坐吧,皇阿瑪還在呢,會幫著你的。”
康熙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胤禩在迷迷糊糊之中坐在了龍椅上。
梁九功見狀,立即會意,屈膝跪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他人這個時候即便心里不愿意,也不得不跟著跪下,三呼萬歲。
乾清門的聲音震耳欲聾。
皇宮內院的娘娘們都聽到了這邊的動靜來了。
惠妃正在鐘粹宮里等著消息。
聽到聲音,她眉梢一動,慌忙命了人出去打聽消息。
而良嬪此時也在鐘粹宮里陪著她。
整個皇宮上下都為此忙碌了起來。
無論是永和宮還是翊坤宮,都紛紛派人去打聽消息。
今日這事關乎的又豈止是阿哥們的前程,她們這些娘娘們的前程也都一并系在這上面。
母憑子貴,要是阿哥們能當上太子,那生母日后可是能成為圣母皇太后的人!
“娘娘先喝口茶吧,想來那林公公很快就會打聽回消息。”
見到惠妃坐立難安的模樣,良嬪出聲勸說道。
怕良嬪擔心太多,胤禩并沒有把自己的謀算告訴她,故而她此時根本沒有替胤禩擔心,她和其他人一樣,都以為胤禩沒有爭奪龍椅的心思。
惠妃悶悶地應了一聲,眼神卻不由自主地往外瞟去。
等看見一道身影急匆匆回來,惠妃急忙站起身來。
林公公小跑著進殿內。
“怎么樣?打聽到什么消息了?”惠妃迫不及待地追問道。
“娘娘,陛下傳位給了八、八阿哥!”
林公公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惠妃和良嬪兩人都露出了驚愕的神色。
“八阿哥?”
德妃聽到消息,直接失手把翡翠鐲子給摔成了粉碎。
她站起身來,顧不得心疼那地上的鐲子,眼神兇狠地看著太監,“你沒打聽錯消息?確定是八阿哥,不是四阿哥?”
“奴才親耳聽見,怎么可能有錯?”
那太監忙回道。
德妃身形一晃,跌在了椅子上。
而此時。
廉郡王府內。
安寧正在繡著荷包,荷包上的鴛鴦已經成型,兩雙眼珠子活靈活現。
弘敏和柔玉兩人一人坐在一邊。
正頭對著頭練著大字呢。
“啾啾啾……”
不知是丫鬟沒把簾子弄好,還是窗戶沒合上,一對喜鵲輕靈地飛入了屋子里。
“是喜鵲飛進來了。”
首陽看著那兩只喜鵲,驚訝地說道。
弘敏和柔玉都抬起頭來,兩人忙把毛筆擱下,“喜鵲怎么會飛進屋子里來呢?”
那兩只喜鵲像是一點兒也不怕人似的。
在屋子里繞了一圈后,飛到了安寧跟前,在她跟前放著的桂花糕啄了啄。
弘敏和柔玉忙躡手躡腳地走到安寧身后,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那兩只喜鵲。
那兩只喜鵲也不怕人看著,慢條斯理地用嘴巴理了理身上的羽毛后,才翩躚地從門口飛走。
“喜鵲進屋,必定有好事發生!”
張嬤嬤笑著對安寧說道。
安寧瞧著喜鵲離去的方向。
她心里的擔憂不知覺也跟著散了,微笑著說道:“想來必定是如此。”
暴風雨過后,也該迎來天晴了。
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砸了個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