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主公您看,范氏、中行氏這些臣子,主人在位而不能匡正其主,以至使其遭到禍難;主人流亡而不能使其獲得安定,甚至棄君而去。這難道是良臣?” 趙鞅有些不服氣道:“但他們不是一直跟隨在他們的主人身邊嗎?寧可為農也一直追隨,怎么不算是良臣呢?” 史黯道:“但是,主公您現在去邀請他們,他們如果肯來,便是背棄自己的主人。如果他們不肯來,那主公您豈不是白費心機了?” 趙鞅聽后是如夢初醒,向史黯深施一禮道:“您說得對啊,志父敢不聽從?” 志父,是趙鞅取得晉陽保衛戰后為自己取的一個自稱之名,意為立志報仇雪恨,立志揚趙氏之名于民族之林。這一次與史黯的對話,令他舉一反三,想起了一個人,當即命令將那人抓起來,宣布將此人沉入黃河淹死。 殺一個人,場面搞得很大,趙鞅專門作了精心安排。當時,現場人山人海,趙氏家族有頭有臉的人、所有的趙氏家臣都來了,趙鞅還邀請了一大批的士大夫現場觀看。 這個人是誰?趙氏家臣鸞徼!趙鞅欲處死鸞徼的消息傳出后,很多人不解,因為一直以來,這位鸞徼深得趙鞅信任,為趙鞅辦了不少事,是趙鞅身邊的紅人。 黃河邊上,趙鞅命人將五花大綁的鸞徼押上來,面對人群朗聲道:“鸞徼,事奉志父多年,也深得志父信任。但是,這些年來,鸞徼又做了些什么呢?志父曾經愛好音樂女色,鸞徼就給志父提供;志父曾經愛好宮室臺榭,鸞徼就為志父修建;志父曾經愛好寶馬良馭,鸞徼就替志父找來。 如今,志父渴求賢士人材,已整整過了六年了,可鸞徼不曾舉薦過一個人。鸞徼這是在干什么?他干的,都是助長志父之過的事,是抑制志父之德的事,是阻撓志父欲成大業的事!這樣的人,留著又有何用? 諸君今日在此,以此為誡吧。志父只希望諸君能夠時時提醒志父,幫助志父改過,輔佐志父之業,舉薦各類良材吧?!? 說完,趙鞅命人將鸞徼沉入黃河。見趙鞅如此嚴格要求自己,如此嚴格要求家臣,眾人無不感嘆不已。是的,這是一位明主,追隨他一定會有一個光明的前途! 就這樣,趙鞅身邊的賢人能士越來越多,趙鞅非常高興。更令他欣慰的是,隨著自己的良臣增加,一些追隨自己多年的家臣,紛紛讓賢,將更好的機會留給新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