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還黑著呢,一大早,皇宮中就沖出來許多的太監,有往禮部衙門去的,還有直接跑到大臣家里叫的。 “老爺!” 咚咚咚 即使是于謙養成了這么多年早起習慣,也沒能在內官到之前起來。 有些睡眼稀松的于謙看了一眼天色,帶著點納悶的問:“什么事?” 門外管家也很是不解的解釋:“宮里來人了,說皇上今天要大朝,請老爺早些過去!” 于謙一愣,不過年不過節也不是初一十五的什么日子,今天怎么想起來大朝了? “這幾天京中是出了什么事嗎?”于謙很是了解的問。 “要說實情,也就是幾位大人家的公子被人打了,再者就是鄉試結束,其他沒有什么消息。”管家沉吟片刻答道。 “看來只有等開始朝會才能知道皇上是有什么旨意了。”于謙無奈嘆道。 現在的朱祁鎮什么都好,就是想一出是一出的最讓人受不了,簡直不像是個從小受了良好的皇室教育的皇帝。 內閣首輔于謙于大人穿戴整齊來到承天門前,已經有比他還早的官員等在這里,看見他之后,紛紛見禮打招呼。 “首輔大人!” “廷益公,這是怎么回事?難道又有哪里不太平了?讓皇上這么著急的臨時召開大朝會?” 于謙帶著苦笑,搖頭表示不知道,見于謙確實跟他們了解的一樣多,逐漸聲音越來越小,靜靜等著皇帝的召見。 朱祁鎮眼睛通紅,身上散發著熬夜的疲倦氣,金齊慌慌張張跟在他后面,想勸主子好好歇歇,就別開朝會了。 可皇帝明顯不想搭理他,步子邁的大的讓金齊根本跟不上。 “人都到齊了吧?”朱祁鎮坐在龍椅上,這是時隔幾年他第一次坐在這。 金齊喘著粗氣說:“已經都在門外了,時間還沒到,要不您先歇會?” 朱祁鎮搖頭說:“開門讓他們進來吧!” 大門緩緩打開,官員魚貫而入,內閣首輔于謙站在最前面,昂首挺胸,尊享著百官的膜拜。 眾臣站定之后,朱祁鎮便開口了。 “各位卿家,想必你們一定想知道朕通知你們來上早朝是有什么大事!” “皇上!您是不是聽說了!”陳循站了出來,一臉激動,還以為朱祁鎮是為了給他們做主。 王文雖然不信,可有人說,這事對自己還挺重要,也抱著一絲希望的看著天上。 劉儼難免身子一僵,心想該不會是因為這個吧? 朝中的臣子不知道這回事的人不多,見此情形,也都開始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起來。 朱祁鎮要出口的話瞬間忍住了,這王文跟陳循的子嗣作惡多端,想來跟他們做大官的爹脫不了關系,既然他們想先拿自己開刀,那自己就成全了他們。 “老卿家,有什么話你就大膽的說吧。”朱祁鎮鼓勵道。 “皇上圣明!臣要彈劾今科順天府鄉試主考官劉儼閱卷不公!取士徇私!致使多少有真才實學的仕子斷了科舉之路!使朝廷蒙受了莫大的損失!”陳循大聲道。 縱使王文這么多年宦海沉浮打磨出來了臉皮,聽到這話,也不由得面頰發燙,只希望陳循這句話是真的。 議論聲甚至都暫停了一瞬間,心里明顯對這事都有判斷。 不過還是有人站了出來,比如楊善。 “皇上,臣也有耳聞,臣附議!” 甚至王直這位吏部尚書,也是管官的天官跟著站了出來,直指劉儼取士不公。 這也不奇怪,當時朱祁鎮陷落土木堡,第一個站出來要死守京城的就是陳循,甚至沒有朱祁鎮提拔于謙,原本就該他做這個內閣首輔的。 有大人物帶頭之后,朝臣紛紛響應,一時間大半個朝廷都站了出來,只有曹鼐等人站在原地沒有動作,閣員中也就只有高谷與苗衷還沒有表態。 這種時候,劉儼自然不能躲在后面,等到場面平靜下來之后,他越眾而出重重跪在地上。 “皇上!老臣不才,可也知道什么是應該做什么事不應該做的!陳老大人告臣不公徇私,無非是臣再三拒絕他的請托,秉公閱卷,他的兒子陳英沒有中,這才挾私報復,臣請皇上再選閱卷官,還臣一個清白!”劉儼道。 朱祁鎮當然沒有意見,不過他沒有馬上同意,因為這陳循要賭,還沒有下注。 “老卿家,你說劉儼枉法,可畢竟是朝中的大臣,總要有些證據吧?” 陳循昂頭說:“這么多人都說他枉法,難道都是冤枉他的嗎?臣請陛下圣裁!” 朱祁鎮露出一個特別為難的表情,讓眾臣以為是自己選定的主考官,自己想遮丑保存自己的臉面。 果然,馬上就有了效果。 楊善說:“皇上,這劉儼罔顧天恩,只有將有罪之人繩之以法才能捍衛您的威嚴啊!” “您們也是這么想的嗎?陳老卿家呢?”朱祁鎮馬上接過話頭問。 點頭的數不清人數,陳循自然傲立原地,重重投下了自己的一票。 “哎!何必要如此!” 陳循還以為朱祁鎮是要偏袒劉儼,便說:“皇上,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科舉至公之事被破壞了,天下百姓何以安居何以樂業?” “那好吧!”朱祁鎮終于點頭,不過話音一轉對陳循說:“不過大明律可有法,誣告者反坐,陳老卿家可想好了?” 人都被逼在這了,哪還有別的話說,陳循當即點頭,絲毫不慌,甚至還有點得意。 只有王文臉色不大好看,仿佛想起了什么不快樂的經歷。 “帶試卷!” 時辰還早,看完了這些考生的卷子,也是有充裕的時間來做自己的事。 隨后一摞摞的試卷被搬上了早朝現場,由內閣六位大佬把關,選定了翰林院中的才子們開始了現場閱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