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6章:分化瓦解-《三國輕騎兵》
第(1/3)頁
第0136章:分化瓦解
于投馬部落的隊伍并沒有退出多遠,來到一個叫做極屋山的地方停了下來,并在山上安營扎寨,看樣子,他們是想借著極屋山的險峻阻擋漢人軍隊和邪馬臺部落的軍隊。
永久并不急于消滅于投馬部落的隊伍,那樣的話,就真的幫了那個倭奴女王。潘鳳、張頜、高覽等人命令隊伍停在極屋山下,就這么緊緊地咬著于投馬部落的隊伍。
而倭奴女王則在永久的援意之下,領(lǐng)著自己的三萬多大軍,經(jīng)過一夜的行軍,趕到了極屋山的后面,切斷了于投馬部落的隊伍的退路。很明顯,于投馬部落要想全身而退,就必需與倭奴女王拼個你死我活。
大軍駐扎下來后,天色已經(jīng)很晚了。永久剛剛吃過晚飯,突然從山上悄悄下來三個倭人,主動投到漢人軍隊的游哨手里,被哨兵抓住。他們極力的說著什么,還向游哨出示了一封信,游哨便把那三個倭人送到了永久的大帳。
永久可看不懂這種亂七八遭的文字,心中不由得暗暗罵道:你們這些該死的倭奴,就算是沒有文字,也虛心一點學(xué)呀,把個漢字拆得不倫不類,算怎么回事呢?
“將軍大人,這是古于山部落的首領(lǐng)想要投靠大人,愿意作為內(nèi)應(yīng),一舉消滅于投馬部落。”
還是倭奴女王留下來的那個信使,會說幾句漢話,把那封信的意思告訴了永久。不過,永久還是不明白,于投馬部落里,怎么又出來了個古于山部落呢?
“將軍大人,古于山部落是投靠于投馬部落的一個小部落。他現(xiàn)在看到邪馬臺部落有了天朝上中的軍隊幫助,便決定背叛于投馬部落,而直接改投將軍大人了。”
原來,整個倭島,有一百多個部落,最小的部落只有幾千人,而最大的部落邪馬臺部落和于投馬部落則各有幾十萬人,相差這么懸殊,那些小部落就在這兩大部落之間搖擺不定。
而這個古于山部落首領(lǐng)是個最有眼光的家伙,他馬上就看清楚了形勢,以后這倭島之上,漢人軍隊將成為最強大的勢力,與其投靠倭奴女王,還不如直接投靠天朝上國。
這個時代的倭人,對于天朝上國,那是絕對的崇拜,不管是文化、還是經(jīng)濟,他們都是萬份的佩服,就連他們最大的部落首領(lǐng),連接受個倭奴國王的封印都興奮的不得了,根本不敢有反叛之心?
據(jù)那個信使說,這個叫著古于山的倭奴部落,雖然規(guī)模不是很大,但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是好獵手,而且十分崇尚武力,本來是一直投靠邪馬臺部落的,但前些日子,邪馬臺部落戰(zhàn)敗,他們無奈之下,只能投到于投馬部落。
“將軍大人,此事寧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無。假如真有倭奴的部落相助,平定倭島,將會變的十分簡單許多。”
蒯越十分贊成接受古于山部落投靠,這樣可以快速平定整個倭島,而且還會分化倭島上的部落,讓其他的部落都來投靠漢人軍隊。然而,蒯良卻有些擔心地說道。
“這會不會是于投馬部落的一條詭計?這些部落本身就是些飄浮不定的墻頭草,誰強大就投靠誰,何來的信義可講?就是他們詐降也有可能。”
永久不由得笑了起來,這個蒯良,還真的把這些倭奴當成了漢人一樣的在思考。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倭奴,連自己的文字、語言都還沒有統(tǒng)一,根本沒有什么民族意思,能夠投靠漢人,則是他們最大的榮幸。
“蒯良先生不用過慮,大我們強大的軍隊面前,就算他是想要詐降,也占不到半點便宜。如果我們接受了古于山部落的投靠,肯定會帶來連鎖反應(yīng),會有更多的部落投靠過來。現(xiàn)在倒是要考慮,我們該如何管理這個倭島?”
“將軍大人,還是和三韓一樣,設(shè)立一個郡,如何?”
“倭島與三韓不同,三韓與樂浪接壤,便于管理,而倭島懸于海外,管理有諸多不便。為此,我想在倭島上建立六個郡,讓潘鳳手下的六個步卒萬人隊分赴六個地方,建立六個郡,實行分而治之。”
“將軍大人真是高見。”
蒯越、蒯良兄弟倆點點頭,贊成永久的辦法。象他們這么聰明的人,不用永久明說,他們立即明白了永久的意思。六個郡互不統(tǒng)屬,這些倭奴才不會聯(lián)合起來,甚至不會形成統(tǒng)一的文字和語言,只能接受漢字和漢語。
“將軍大人,外面有人求見。”
就在這時,門口衛(wèi)兵大聲向永久通報。永久正要和蒯越、蒯良商量如何分化倭奴的大事,聽到衛(wèi)兵的報告,臉色明顯不悅起來,不過,他并沒有發(fā)火,而是淡淡地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