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1章:劉虞示恩-《三國輕騎兵》
第(2/3)頁
永久喝住戰馬,靜靜地肅立在山梁上,犀利地目光緊緊地盯著遠處。永久看著一望無際的藍天碧草,胸襟也隨之擴散而去,猛拉韁繩勒住戰馬,高高地揚起手臂,身后一陣嘶鳴之聲響起,三萬多騎驟然而止,行動整齊劃一,顯示出他們整體素質的精銳。
進入遼西以后,永久變得小心起來,畢竟這是張舉、張純的叛亂之地,雖然說張舉、張純的叛軍已經收縮在肥如城中,可是他還是非常小心。
一路之上,永久見到了最為凄慘的景象,生產已被兵禍破壞殆盡,各地一片荒蕪,目前已經是初夏時節,可是這里連春播都還沒有播下去,誰也沒有關心,今年的百姓拿什么填飽肚子。
“將軍大人,張舉、張純雖然已經退回到肥如、令支兩城之中,可是丘力居的大批騎兵卻在右北平郡游戈,這對我們是最大的威協。我們是不是讓楊松、楊柏帶領隊伍進入土垠,對張舉、張純形成夾擊之勢,等待幽州牧劉虞大人到達土垠,然后再向肥如、令支進軍?”
緊跟在永久身邊的蒯越收回目光,向永久建議道。畢竟,永久還沒有見到朝廷的天使,還沒有接到朝廷的任命,貿然進攻肥如城似乎有些不妥。等到劉虞和朝廷天使到來后,再攻打肥如就名正言順了。
“你說得有道理,我們就在臨渝扎營,等待劉虞大人和朝廷的天使。”
永久雖然嘴里答應著,其實心里另有想法。張舉、張純的隊伍雖然有十多萬人,可都是些烏合之眾,在永久的霹靂炸彈面前,任何堅固的城墻也形同虛設。可是漢靈帝劉宏馬上就要死了,他可不想在漢靈帝劉宏死之前再惹出什么麻煩來。
他可是清楚地記得,在漢靈帝劉宏死之前一個月,由于從心底里猜忌、擔憂董卓,特地任命董卓為并州刺史,并要董卓交出兵權,而董卓手中的兵馬也就幾千人而已。董卓找了很多借口,寧愿不當并州刺史,也不交出兵權,惹得大臣們一致攻擊。
自己現在手里有幾萬精銳騎兵,這叫漢靈帝劉宏怎么放心的下?難道也要自己找借口拒不交出兵權?所以這次平定叛亂,能拖就拖,盡量往后延長時間,最好一直到漢靈帝死,再來平定張舉、張純。
這次平定張舉、張純,最主要的敵人恰恰不是張舉、張純,而是擁有五萬鐵騎的丘力居。只要消滅了丘力居,不僅僅平定了張舉、張純的叛亂,而且還可以徹底解決烏桓人。
臨渝城就是后來的山海關,此時叫著又叫著渝關,是進入遼西郡的重要通道。也許張舉、張純真的忘記了永久的存在,竟然沒有派隊伍在這里防守,以至于永久很順利地占領了臨渝城。
……
初夏的陽光懶洋洋地照在荒涼的大地上,野地里連雜草也是稀稀落落,偶而有幾只不知名的小鳥從草叢中直沖云霄,在茫茫的荒野里歡快地鳴叫著,無憂無慮地享受著自由的生活。
茫茫的大漠上,一支龐大的騎兵隊伍正在向前行進。他們行進的速度并不快,而是任由馬匹信步走著,一路上還在欣賞大漠的風景,聆聽著那些小鳥的歡叫,似乎并不急于趕路。
自從平定黃巾,永久在涿郡、廣陽、漁陽三個郡共安置了廣陽、青州、穎川、汝南、南陽、常山、濮陽、廣宗等地的一百多萬黃巾軍俘虜、十萬各地借來的鄉勇開荒種田,連同陸續到來的屯田兵和鄉勇的家人,以及從三韓、倭島來的奴隸,整個屯田兵隊伍已經超過了三百萬人。
辛評、辛毗、楊松、楊柏根據永久的命令,一面開荒種田,一面訓練屯田兵。幾年下來,不僅收獲了大量的糧食,而且還訓練出一批精銳的騎兵。只是他們遵照永久的命令,從不過問幽州的事務,刻意保持著低調。
這次永久被命平定張舉、張純叛亂后,永久迅速指示辛評、辛毗、楊松、楊柏,組建了何儀何曼、劉辟龔都、孫仲孫夏、韓忠趙弘四個萬人騎兵隊,每個隊一萬五千人,共計六萬多人的大隊伍。
作為中原人的辛評、辛毗、楊松、楊柏等人,在幽州大地上整整生活了四年,干猛的狂風吹皺了他們臉上的皮膚,但卻使他們的身影顯得更為高大,就連辛評、辛毗那文弱的身體幾年來都長出了一身肌肉。
“報告,幽州牧劉虞劉大人來了。”
隨著傳令兵的一聲報告,辛評、辛毗、楊松、楊柏等人回頭一看,果然從隊伍的后面趕來了一群人。四個人勒住馬韁繩,揮揮手讓隊伍繼續前進,而他們幾個停了下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