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修路-《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第(2/3)頁
好在分流各地的遷徙大軍人數不少,又有秦軍護送,最終沒有發生斗毆。
可摩擦產生,就沒那么簡單能收場,在蜀地遷徙人群選好定居一帶后,當地百姓世家就不服了,又開始找茬說那些地方是他們祖先的,不讓他們定居。
雙方再度發生爭執。
好在當地官員早就收到朝廷的命令,很快出動官兵,和當地百姓解釋一通、再進行一番思想教育后,終于定居。
這一過程,說起來也挺憋屈的。
先前口口聲聲說一視同仁,結果過來了就是當地百姓看不起我們戰敗國的百姓,這誰能受得了侮辱?
同樣,這也讓蜀地百姓們明白,日后要站穩腳跟,必須團結有愛,不給秦人欺負自己的機會。
隨后沒多久,他們就收到朝廷號召,面向全國招募人才。
所有愿意給朝廷做工的,會發放當地基本工錢的三倍,同時包吃包住。
報名條件,只有一個,年輕力壯,聽從安排,工作期間找麻煩打架的,查明原因后若是私人原因,將扣除所有待遇,并且嚴懲。
原蜀地百姓知道后都驚訝了,這才剛收復兩地,就要建設靈渠了?
靈渠的作用,是個人都知道,所以他們震驚無比。
于是,本來就過得不太安穩的蜀地百姓踴躍報名。
他們報名了,原秦國百姓土著也開始報名,加劇雙方矛盾。
要知道工錢給的太高了,招人也不是無止境的,競爭巨大。
而且修建靈渠至少按年起步,包吃包住,還擁有數倍工錢,傻子才不爭搶名額。
然后又一個月過去。
修建靈渠的圖紙下發各地官員手中,按照圖紙上的指示,以及朝廷派出去的能人,挖掘工作正式開始。
這一次,朝廷采取的是分段挖掘,按照指標從各地分工合作,最后進行聯通,這事進展的相當順利,沒發生摩擦的事情,各地也都井然有序進行。
一條又一條的運河,慢慢呈現雛形。
緊接著,趙亥又下令修路!
這條消息一散出去,短時間內趙亥就收到了來自各大城池的奏折。
奏折中表示要朝廷撥款,他們那兒也要修路,有些路段破破浪浪,有些路段都是泥濘,一下雨就特別臟。
為此趙亥特意調查了一下大秦最新地圖,發現各地城主并沒慌,全國很多地方都沒有統一修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