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彧不依不饒:“劉公寬厚,允你兵曹從事之職,可你是朝廷要犯,這件事恐怕還得兩說。”接著對劉岱道,“主公三思。”話中意思昭然若揭。 萬潛直言正色:“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主公乃君子,治國治民,更該為表率。既然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張君,怎能自食其言?”又道,“況且董卓擅政,朝野皆怨,當(dāng)初主公之所以接受任命出雒陽,便是不愿在朝中受董卓擺布。這些王君難道都忘了嗎?” 王彧道:“彼一時,此一時也。而今亭中緝拿要犯,主公若公然包庇,大為不妥!” 萬潛搖頭道:“田忌識孫臏于刑徒、霸王擢英布于囹圄,皆因慧眼識人,今董卓無道、擅自廢立、玩弄朝綱,有志者恨不能寢其皮、食其肉。張郎君肯為天下先,孤膽刺董,不是罪犯,而是義士也!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劉公乃天下聞名的君子,合當(dāng)重義守諾,豈能懼畏強(qiáng)暴,疏遠(yuǎn)賢士!”越說到后來越是慷慨激昂。 劉岱聞言低頭不語,王彧臉色鐵青無言以對。 張蒙先對萬潛道:“多謝萬君之語。君子在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下算不得君子,但追慕君子風(fēng)尚。董卓之亂,人神共憤,上至君子、下至黔庶,無不苦之,在下雖然只是一介匹夫,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即便知其不可,在下仍要為之。”轉(zhuǎn)而“咣啷”拔劍,“黃君,匹夫一怒、血濺五步,你今番要講在下捉拿歸案,在下卻也不會束手就擒,在下若能僥幸逃出,反董之心也絕不會變。便看今日亭中,是君的劍利還是在下的劍利了。”深吸口氣,做好了全力以赴的準(zhǔn)備。 黃槐沉聲道:“張君非要拼個死活?” 張蒙淡然回應(yīng):“與董卓斗,魚死網(wǎng)破而已。”心中則想:“對面不到十人,我與史阿殊死血戰(zhàn),未必不能取勝。即便不行,劉岱就在身側(cè),還能以他為質(zhì)......”尚在盤算對策,卻聽到一陣爽朗的笑聲。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看將過去,黃槐竟將手中的二尺板以及索繩徑直丟在了地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