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家要做的就是順勢表衷心,讓二哥娶無權無勢甚至位份低的汪家姑娘進門,相當于間接告訴皇上楊家別無二心,也不會戀棧權位。 楊賈配雖然不信楊巧月說得那么嚴重,但也同意她的建議,便有那一幕,他跟楊承梁說只要汪菁菁脫了樂籍,便不反對。 結果便是,楚玄顏頒特赦圣旨,銷去汪菁菁的樂籍,應證了楊巧月所言,只能同意此事。 實際,楚葉晨寫給安老王爺的信卻是希望老王爺入宮幫忙說情,用他們的功勞換汪姑娘的特赦,讓二哥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楚玄顏也同意了。 她料定父親不可能為了此事去問皇上! 如此,便成了這美事。 半月后,楊巧月和楚葉晨時隔三年再次入京,同行入京的還有來朝進貢的琉球國公主和駙馬一家,也就是六哥楊建武三房一家,借此次機會讓楊家在京師重聚。 楊巧月和楚葉晨參加了楊承梁和汪菁菁的婚禮之后,在京師府小住半月,兩人又離開了。 他們這次離京師帶著楚諾曦這丫頭一起走的,把楚諾彥留下,他已經長大,也在幫皇上辦差。 楚諾彥看著又跑了的老爹老娘,只給他留下一封書信,一臉無奈。 他真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而是撿的?哪有父母讓孩子自己解決親事的,還說要是連喜歡的姑娘都追不到,就活該成不了親,而且喜歡了還得他們回來掌眼……。 他只得入宮找皇帝哥哥喝酒去,順便吐槽這兩個不負責的老爹老娘。 楚玄顏安靜聽著他的抱怨,一轉眼楚諾彥都已經這么大了,自己也該立后了。 后來,楚玄顏一次微服到南邊受雨災地區南巡,在江南遇上一個口齒伶俐,正幫著南莊給災民發粥飯的姑娘,眉眼卻有幾分像他小時候記憶中的楊姐姐。 他身邊的下人查到那姑娘是一個普通小吏家的姑娘,和蘇州南莊關系很近,經常幫忙賑災濟民。 他沒有表明身份,在江南抗洪災相處了一段時間,回京后便下旨立她為后。 也如楚玄顏所期盼的,她是賢內助,將后宮打理井井有條,一改奢靡之風,后宮和睦。 她為他生了第一個男孩,順理成章立為太子。 兩人依舊相敬如賓,這是愛嗎?他也不清楚。只是楚玄顏心里明白,他總是不經意間會把她當成年少時遇到的楊姐姐。 …… 再后來,楚諾彥也長大成了王府世子,和他父親一樣率領大軍,守大楚疆土,成一代賢王。 楊巧月和楚葉晨依舊暢游河山,不問春秋。 美好還在繼續,故事終將結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