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現代(四)-《魏晉干飯人》
第(2/3)頁
“難的是,這套器械要怎么過海關,運回國。”這是傅庭涵留學時參與的項目,當年他參與的項目有很多,這個項目在一眾項目中不顯眼,也沒有觸及留學國的神經,所以他的份額才能保全下來。
雖然倆人對國外也很感興趣,但一個不斷的經歷戰亂,一個不斷的經歷政變和兵變,都不喜歡冒險。
“程序走了一年半,目前歸期未定。”沈巖道:“你們要是求快,我建議你們出國,要是求穩,就等器械回來,趙老師的身體狀況,她的主治醫師最了解,到時候他可以給莫德打下手,由他們一起商量治療方案。”
而他祖父所占的篇幅就更少了,除了他修繕水利工程的功績外,其余都在寫他如何保護晉帝,招兵買馬想要重振晉國威風而不可得。
書上只有寥寥幾句,卻寫盡了祖父后半生的顛沛流離。
沈巖笑了笑道:“你當年在實驗室投的錢可不少,加上你參與了項目,這個專利收益你占了百分之四十五,不說你這些年的分紅,就憑你這部分占有率,拿一套器械還是綽綽有余的。”
傅長容和趙和貞商量了一下,最后決定求穩。
但,她可以去另一個平行時空,或許那個時空發展的進程更快,歷史演變的時間不同,她就到了所謂的“未來”。
所以他很愿意為趙和貞主刀,但,趙和貞得出國就醫,因為用到的醫療器械只有國外有,國內目前還未采購。
其他項目的份額早在他回國時就被賣,被轉讓了。
自然,他們也有可能這樣去到所謂的“過去”。
“不必憂心,”傅長容道:“這個世界不是我們那個世界的未來,所以它的歷史也不是我們的曾經和未來。”
這是他找出來的《大晉名臣錄》,當中用很大的篇幅寫了許多他不認識的人,比如謝安,苻堅等人,看他們的出生日期,顯然他離開時他們還未出生。
哪怕有一點偏差,大體上卻是相同的,所以,祖父最后還是選擇了把爵位給大伯繼承。
已經發生過的事不可能重塑,最多留下幻影,她不可能回到過去,也不可能去到未來。
莫德和傅庭涵關系不錯,早幾年他們就談過趙含章眼睛的事,甚至莫德的手術需要的主要醫療器械出自傅庭涵合作過的研究室。
要不是史書上記載的他的很多事他都聽說過,且看史書所寫,分明就是趙祖父,他一定懷疑找錯了人。
可是,平行時空的兩個人性格如此相像,自然發生的事也就大同小異。
不過傅庭涵的確不像他認識的常規數學家,他雖然也沉迷探究數學,但其他亂七八糟的事也干不少,看他到處亂參加項目就知道了。
而趙長輿的記載又不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