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眨了眨眼,確認自己沒有聽錯,瞬間黑了臉的趙恒,壓著心中怒氣問道,“朕凱旋歸來,今日便是最好的日子,為何不宜冊封?” 皇帝生氣了,且正處在爆發邊緣,變得噤若寒蟬的士大夫們,是個人都能看出來。 知曉刑中和扛不住壓力了,無所畏懼的太傅曹鑒適時站了出來,“陛下,只因先帝留有遺詔,劉娥永世不得進宮?!? 雖說先帝太宗留下的是個口頭遺詔,但在曹鑒看來,就算沒有呢,今日他也得當場進言力諫。 不為別的,就憑皇帝如此寵愛劉娥,給她扣上一個“美貌妖艷易惑亂君心”的罪名,想必一點都不為過,且能得到絕大多數士大夫的支持。 “陛下,禮貴制宜,孝當承志,先帝遺詔…還望陛下能夠牢牢遵循?!庇H家剛剛講完,中書令郭賢,緊跟著也站了出來。 劉娥受寵這事,滿朝士大夫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為了自家女兒的皇后之位不會動搖,今日就是死,他也萬萬不能讓皇帝冊封劉娥為妃準她入宮。 “陛下,二位大人所言極是!先帝遺詔不可違背,望陛下三思!”緊隨郭賢之后,當朝宰相畢士安也站了出來。 劉娥還有大皇子在這次宋遼戰爭當真的付出,他們留守在開封府的這些人,早已知曉得一清二楚。 說實話,身處九死一生遭受萬般折磨的險境,對于能講出那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為國犧牲敢惜身”的大皇子,畢士安的心里是感到萬分敬佩的。 然而他之所以阻止劉娥進宮,一是希望陛下不要違背先帝遺詔,畢竟百善孝當先,九五之尊身為天下人的表率,豈能做出這種有違孝道的事情。 二嘛,則是前任宰相李沆辭世前,曾專門叮囑過他,萬萬不能讓劉娥入宮為妃。 雖然他不明白這是為何,但對于光明正大有著“圣相”美譽的李沆,他愿意毫無保留地相信此人的臨終遺言。 若非如此,對于皇帝冊封劉娥為妃一事,他畢士安就算不同意,肯定也不會持有反對意見。 “陛下,先帝遺詔人盡皆知,還望陛下不要違背?!钡谒膫€站出來諫言反對冊封劉娥為妃的,是韓國公,潘伯正。此人是當下已被貶為修儀的潘玉姝的父親。 很是貪心的他,一直想讓自家女兒做到皇后位置。 可是呢,當下這個時候,郭皇后還未扳倒,這要再來一個更受皇帝寵愛的劉娥,那還得了! … 在這四位身披紫袍的朝中大員的諫言下,后面的士大夫們,也是齊刷刷進言道,“還望陛下不要違背先帝遺詔?!? 好嘛! 此情此景,當真是讓心氣正高的趙恒,有點怒火攻心,以致腦瓜子都被氣得嗡嗡作響。 深吸一口氣,定了定心神,再也壓不住心中怒氣也不想再去壓的趙恒,火冒三丈道:“劉娥母子二人為我大宋犧牲得還不夠多嗎?” “遼軍入侵直撲澶州城,朕御駕親征,親眼目睹戰場上死傷多少將士,劉娥一邊為了大宋與遼國蕭太后斡旋,一邊辛苦撫育吉兒……” “朕的吉兒,在遼國當了兩年半的質子…朕怎么都沒沒想到,與吉兒首次重逢,竟是親眼看著他被高高懸架遼兵戰車之上…在他孱弱的身下,是三個燃燒著熊熊烈焰的巨大火盆!” “就是在飽受煙熏炙烤的情況下,朕的吉兒,不曾說出半句擾亂軍心的話語…相反的是,為了不延誤戰機,他不顧自身安??嗫喟箅尴铝罘偶藬?!” “朕的吉兒,當朝的大皇子,一個十歲的孩子,面對萬箭齊發時…那個時候,你們這些人都在哪里?” “朕統領三軍,征戰沙場,打退了遼兵入侵,保住了大宋萬千子民的安居樂業…但朕的吉兒卻為此失去了半條腿,甚至幾近死亡…爾等竟是以如此態度迎接朕還朝!” 除了別有用心的幾個士大夫,聽聞皇帝飽含怒意的質問,一眾臣子們,頓感羞愧萬分,俱是低了低頭,無顏面對皇帝的指責。 劉娥扶棺北上,冒著生命危險送大遼質子耶律康的尸身返回大遼,意欲調停宋遼戰爭,這些事,他們豈會不知。 戰場上,大皇子趙吉臨危不懼,哭喊出感人肺腑的慷慨言辭,他們也是知道的。 一個婦人,一個孺子,竟能做出這種事情,對于諸多秉持忠義之心卻陷入兩難境地的士大夫們,除了無言以對,他們道不出半個字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