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和枯燥乏味的官方邸報不同的就是,小報里面的內容,更加豐富。除了邸報當中該有的,連大內宮闈的一些秘聞和軼事,都刊載了不少。 再就是,經過小報商家(宋朝版編乎大V們)的二次加工,雖說其中的內容有真有假吧,但那些杜撰妄傳的小道八卦消息,卻是極大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 有了諾大的市場,這下可不光是整理抄寫邸報的邸吏了,連品階不高俸祿很難養活一家人的官員們,為了養家糊口賺取外快,這些人也開始主動與小報商家勾結,將自己知曉的朝廷秘聞販賣出去。 很巧的就是,那一日乾元門外的群臣力諫進言,劉二他哥劉壯便奉命執勤在那,不光是親眼目睹,而且還是一字不差地聽完了滿朝士大夫還有大皇子趙吉的言辭。 知曉自家不成器的弟弟全指著這些活命,當晚轉告與他后,腦瓜子相當活泛的劉二,將得來的消息快速潤色加工了一遍,轉手又賣與幾家合作匪淺的小報商家,順便又從他們那尋來自己想要的信息。 而后嘛,在沒有任何外力的干擾下,抱著同情弱者抨擊滿朝士大夫一定會吸引眾人眼球的心態,劉二這幾天,對于劉娥母子一事的宣傳,真可謂是出了不少力! “愚昧之人,大放厥詞,大發謬論!”到了午時,酒樓內,食客頗多。 再加上,馬上年底了,來這汴京城走動一二的外地人,亦是頗多。 聽聞這油嘴滑舌之人所言,外地來京游學走門路的士子甄春良,豈能讓這種販夫走卒胡編亂造流言,以此誣陷朝中大員。 “誒?說歸說,你這讀書人怎么還罵起人來了?況且,這么淺顯的道理,世人都懂的,你憑什么說我大放厥詞,大發謬論?再就是,我和我兄弟張三在這吃酒聊天,你招呼都不打未經人的同意隨意插話,怎么你還有理了?” 眼光毒辣的劉二,這幾日入得囊中可是有好幾貫錢。甚至是說,昨日很受歡迎的他,還有幸受人邀請,免費白嫖到天亮。 回家補了點覺,正是春風得意且不差錢的劉二,之所以選擇這家在汴京城內拍得上名號的宜城酒樓,還自掏腰包置辦了些許酒菜,看中的就是往來這家酒樓的,多為外地進京的豪客與士子。 為了效果最大化,他甚至還拉來配合多次且模樣帶著憨厚像的張三,充當他最為忠實的聽眾。 果不其然,和張三兄弟一本正經還未叨叨幾句呢,這就有魚兒上鉤了。 而受人之邀免費吃了頓美味佳肴的張三,他絕對是個稱職的捧哏。在他的帶動下,臨近幾桌聽得正帶勁的外地人士,開始紛紛譴責這個不懂事的士子。 “就是啊,我家老爺聽得正起勁呢,你說你插什么話呀!”一青衫小廝,撩開臨窗觀景雅間的珠簾,瞅了瞅,一眼便瞧見臉蛋漲得通紅的士子,“這兩位,聽其口音,我便知道是開封府土生土長的人。你這位士子,我一聽,就知曉是揚州那邊過來的吧。你說一個外地人,能比這兩位懂得多嗎?” “掌柜的,我家老爺說了,給這倆小兄弟重新置辦一桌好酒菜,算在我們老爺這桌!” 說完,好似沒瞧見那士子和他同桌的人投來的怒視,青衫小廝轉身便落下了珠簾。 “呦,我就說今兒一大早,為何喜鵲會落在我家枝頭上喳喳叫個不停,原來是碰到貴人了!我劉張二兄弟,謝謝遠道而來的豪客了,祝您四季發財、五福臨門、六六大順,心想事成!” 知曉貴人等著他后面的話,嘬了一口小酒,扭頭對著身后那桌的士子講道,“誒,這位仁兄,我且問你,昨兒滿朝的士大夫們,打著‘不能違背先帝遺詔’的至孝名義,當眾逼得官家下不來臺,這是為人臣子該做的事嗎?” “一派胡言,簡直荒謬!”聽聞此言,自覺抓到把柄的甄春良,滿是鄙夷道,“官家身為天下萬民表率,豈能帶頭至孝道一事于不顧。她劉娥母子縱使有天大的功勞,只要有先帝遺詔在,那便不能入得宮中被冊封為妃!” 甄春良不知道的就是,他這話一講完,別說滿堂大部分的食客了,就是與他同桌的三位士子,其中有兩人,亦是皺起了眉頭。 這話怎么說呢,大道理…好像是不差,但聽起來,怎么就那么不對勁呢。 “慎言吶,文達兄!” “是啊,這里人多眼雜,當下這個時候,還是莫要議論此事為妙?!? 歌姬彈奏的琵琶聲,斷了下來。此時此刻,堂內的氣氛,顯得有點怪怪的。皺了皺眉的那兩位士子,將甄春良拉回座位之際,好言相勸。 甄春良呢,他也不傻,自然是覺察到其他食客投來的異樣目光。但是呢,他講出這些話語,也是有他個人小心思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