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從祖小小這位星宗圣女的口中,王迪亦是知曉了,歷史當中不少的知名人物,便是圣門三宗的護宗使或是護宗家族。 護宗使,護宗家族,顧名思義,便是保護圣門傳承的人及其家族。 而晏殊,這位宋朝時期的大才子,便是圣門護宗家族當中的成員。 要知道,晏殊的父親,明面上,他不過是個普通的衙役。 若非他們家族從先祖晏嬰時期便是圣門成員,且族內藏書頗豐,否則一個尋常人家,怎可能出了晏殊,以及他弟弟晏穎,這個滿腹才華絲毫不亞于他的大才子。 而且,通過翻閱史書,王迪還知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秘密,那就是…… 脾氣有點小暴躁,根本算不上溫文爾雅的晏殊,人家還是個文武雙全的大才呢。 明確載于史書當中的,是晏殊曾經輕松治服了一名入室盜竊的賊子,好像因為出手過重,賊子竟是因傷重而死。 而且,史書當中還提及過,晏殊多次任知州官期間,當地官吏和百姓對他都較為畏懼。 是以,這要沒點真本事傍身,單憑滿口仁義道德的話,依王迪之所見,怕是震不住當地的地頭蛇們。 所以嘛,正是為了驗證《大宋宮詞》這個次生界面當中,是否也有圣門這一組織存在,借著外出游學,王迪準備打著以文會友的名號,去晏殊他家瞧一瞧。 如果真如自己預料的那樣,在這個未被蠻元糟蹋的好時代,圣門當中的墨家傳承,肯定比大明時期的要完整不少。 只要確認了他們的存在,待到神話日過后,深知“名教”是為何物的王迪,有信心輕輕松松便將這些信奉“鬼神”的墨家子弟收為己用。 名教…或者應該說是名教崇拜,即為事物有名有實,重視名,而后通過名來控制實。 如此這般的話,區別于大明帝國時期花費的較高代價,當下,僅是靠著一個虛名及常人無法理解的手段,便可吸引無數能工巧匠為國效力。 有了這些工具人的存在,再加上外掛空間內的諸多資料,王迪估么著,不出十年時間,從無到有,裝備有燧發槍與火炮,數量可達十數個,規模在五千人以上的空心方陣,應該可以順利組建起來。 到了那個時候,別管是黨項人的鐵鷂子,還是契丹人皮室軍,亦或是女真人的鐵浮屠…… 滅之,易如反掌。 ... 時間一點點過去,自班師回朝過去了兩個月的時間以后,皇城司終是不負官家厚望,一舉剿滅了太傅曹鑒豢養的五千死士。 雖說有一二人逃出,但在王迪看來,這些驚弓之鳥是翻不起任何浪花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在大理寺卿曹利用還有冀王趙元份的苦苦哀求下,自家便宜老爹念及太傅之情,并未除掉或是將曹鑒流放至偏遠州,只是將其禁于府中,無令不得外出。 心腹大患已除,外出游學的日子,也是漸漸到來。 再給自己打造出一個可進行拆裝升級的軟木義肢后,通過將近三個月的朝夕相處,絕對算得上是個武學大家的王迪,他已經確認了一件事情,那就是…… 這個次生界面比自己大了四歲的晏殊,是個懂武功的人。 有了這個發現,待到傷口徹底愈合可以安裝義肢以后,盛夏時節,帶上李婉兒、阿茹娜還有晏殊他們三人,在樞密使蘇義簡精挑萬選出來的二十位大內高手的護衛下,沿途南下的這段旅程,時刻不曾忘記提升自身逼格的王迪,他是不緊不慢,裝了一路的好逼。 走走停停,賦詩作詞,跋山涉水間,不可謂不逍遙。 在抵達江南西路撫州的時候,像什么《鵲橋仙·纖云弄巧》啊,《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啊,《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啊,《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啊,以及它的姊妹篇《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啊…… 在應景應情的前提下,王迪基本是保持著一周一篇的出貨率。 到了晏殊他家臨川縣的時候,無需多言,不光是整個江南西路,就連淮南、荊湖、兩浙這些路的文人士子們,都已是高舉詩稿早早恭候在此,希望有幸一睹大皇子的真容,順便沾點文曲星的文氣,以待來年能夠科舉高中。 甚至是說,在大內高手王實的提醒下,堵在臨川縣城門口想要見見文曲星的人中,不乏武功了得的俠客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