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寄奴,這就是你在金國的新名字,它既普通,卻又不普通。】 【說它普通,是因為它確實是很低賤的平民才會取的名字,所謂“寄奴”,指的就是寄人籬下之意……這剛好符合你在邊境村落的十年生活經歷,一個走失的小孩寄居在陌生人家,這自然足夠低賤。】 【而說它不普通,則是因為歷史上曾有一個天降猛男也用過這個名字……】 【那位“寄奴”雖出身低賤,但卻靠著自身的武力一路過關斬將,硬生生在門閥貴族所主導的東晉政治秩序中殺出了一條血路,最終登臨帝位,留下了“氣吞萬里如虎”的傳奇故事!】 【因此,你之所以專門為自己取這么一個名字,自然是飽含了重重隱意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你雖然是因為很多隱意才走上這條路的,但前世你畢竟曾官至大宋太師之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如今在金國,你卻當起了大頭兵,這實在是天與地的差距……】 【放著好端端的大宋太師不當,非要跑來當個金國小兵,正常情況下,根本不會有人這么選!】 【但你既然這么選了,那肯定不會再回頭的,寄奴之名便是你為自己定下的前路。】 【“太師雖好,卻終究止步于一人之下。”】 【“寄奴雖賤,卻猶有登臨至尊之機!”】 【……】 【宋紹興二百零一年,十六歲的你以“周寄奴”之名報名參軍,因武藝精通且身姿挺拔,你成功加入了金兵的陣營,成為了一名駐扎于金國新野縣城的普通金兵。】 【而隨著你的入伍,一些有關邊境軍務的消息便也自然而然的落入你的耳朵……】 【比如邊境駐軍,雖然金國也在邊境駐扎了一些兵馬,但或許是出于自信,也或許是單方面認為南宋不會不自量力的搞什么北伐,因此金國的駐邊兵馬并不算多。】 【除針對襄陽方向的幾千新野金兵之外,還有就是駐防于南宋兩淮附近及漢中渭水北岸的部分兵馬,整個宋金邊境的駐防金兵加起來才幾萬人……反觀南宋,光是駐防襄陽的兵馬就有三十萬之數,加上兩淮、漢中等重鎮的駐防人數,整個邊境上起碼有一百萬宋軍常駐,可謂極大的加重了“冗兵”、“冗費”這兩項負擔!】 【而從駐軍數量上也能看出這兩邊誰更心虛……】 【當然,金國邊境駐防兵馬雖少,但這不代表它真就弱,一旦真的發生宋軍北伐之事,那么中原方向的完顏宗弼等宗室大將就會火速率領大軍來援,保管邊境萬無一失!】 【所以,你們的主要任務并不是防備宋軍,而是……】 【“鎮壓刁民!”】 【訓練期間,一位女真軍官慷慨激昂的向你們宣講金兵的主要任務:咱們這三瓜兩棗,真要是宋軍北伐來了,那是一點用也沒有的!】 【所以,大伙真正的工作其實還是負責鎮壓造反的刁民!】 【特么的中原刁民,不就是賦稅重點嗎?不就是官吏腐敗嗎?不就是官老爺不干人事嗎?連這點苦難都忍不了,還敢說自己是吃苦耐勞的中原人?!】 【長江又沒加蓋,你們倒是游去南宋啊!】 【總之,女真軍官如此對你們教導道:“既然做了我北朝金國的兵卒,那么就一定要謹記,我們的工作不是與宋軍為敵,而是鎮壓造反的刁民!”】 【“不過正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們雖然要鎮壓刁民,但還是盡量不要多造殺業,能投降的就留一條命吧……”】 【嗯?!】 【女真軍官的善良發言,讓人群中的你頓感驚訝:怎么著?金兵還這么有人性?】 【而就在你為此驚訝之時,卻聽軍官又道:“他們不是向往宋朝嗎?那就讓他們親眼去宋朝看看吧,看看他們日思夜想的大宋正統到底有沒有他們想的那么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