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官軍變反賊,反賊變官軍,世上最大的玩笑與反轉,實在莫過于此了……】 【是年,六神無主的長城沿線關隘全部依旨洞開,各守將親迎圣上、太師及靖難大軍的入關……】 【是年,周太師領三十萬大軍入關“靖難”,沿途各鎮皆望風而降,大軍于是越過燕山野狐嶺一帶,直抵金國京師“中都城”下!】 【消息一經傳出,京師大為驚恐,官兵匆忙潰逃,百姓也連忙出城躲避,其勢頭之大,連金兀術都阻攔不住……】 【甚至宗室大臣們這會兒也都驚慌失措的找到了兀術,要求即刻下令南遷,將京師從中都遷到汴梁,以圖偏安一隅!】 【但兀術卻怎么也不肯下令南遷,反而要調集京師附近的殘兵及百姓前來守城,以圖殊死一戰!】 【此情此景,實在是像極了明朝那次“土木堡之變”:皇帝親征失敗,被敵軍裹挾著來叩自家的城門關隘,而京師方面也是南遷之聲不絕,希望逃離已經不再安全的京師重地,只有于謙一人堅持要打京師保衛戰……】 【然而,正所謂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每一個王朝及歷史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算兩者相似性很高,也不可盲目的生搬硬套。】 【于謙能打贏京師保衛戰,那主要是因為敵我雙方戰力差距并不算大,加之各地勤王部隊都在趕來的路上,所以只要他能把城池守到勤王部隊趕過來,就能逼退蒙古太師也先的大軍。】 【可大金國不一樣,別說京師精銳已經被皇帝送完了,就算沒送完,它也肯定打不贏你的三十萬靖難大軍……何況你不僅有三十萬靖難大軍,還有金帝這張王牌捏在手里,只要祂命令金兵實行“不抵抗政策”,那么你這一路就肯定是暢通無阻、戰無不勝!】 【事實也確實如此,就在金兀術力壓諸臣,準備強行組織守城部隊來打一場京師保衛戰時,你的靖難大軍就已經殺過來了!】 【在無數靖難軍士們激動無比的歡呼聲中,一面黃旗龍纛緩緩在軍中樹立了起來,而后又一面赤若烈火的大旗在龍纛旁樹立了起來……】 【一面是金帝龍纛,一面是你的“太師大纛”!】 【大金太師“周寄奴”,攜大金皇帝御駕親征,要對中都城發動一場正義的“奉天靖難”!】 【而當這兩面大纛樹立在城外敵軍之中時,城內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氣來守城的金兵們,一下子就如喪考妣,整個中都守城部隊的士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掉成了負數……】 【皇帝都投了,這還打個屁啊!】 【眾人全都絕望起來:這場京師保衛戰,己方已經輸完了……】 【……】 【宋紹興二百二十三年,大金太師“周寄奴”領三十萬大軍,攜金帝奉天靖難,大軍直抵中都城下!】 【太師以圣旨喝令城中投降,開門迎圣上返京,而逆賊兀術則絲毫不識天數,不僅不肯投降,反而還敢對靖難大軍發起攻擊,城中箭矢如雨、落石如雹,更有火炮及震天雷大量落下,令大軍為之一震……】 【但這些負隅頑抗終究是徒勞的,你一聲令下,三千錦衣衛就直上城墻……一番混戰后,很快就使火炮啞了火,大軍得以破城而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