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同謀-《宴中焰》
第(1/3)頁
溫知言的這句話,成了壓死李幼薇心中那個恪守倫理綱長念頭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天生心中有大義,有大愛,有宏韜大略,有家國情懷。
憑什么因為她是女子,憑什么僅僅因為她是女子,就要被囿于后宮宅院,成為那些明顯不如她的男子的點綴?
“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離也。行違神祇,天則罰之;禮義有愆,夫則薄之?!?
“苦相身為女,卑陋難再陳。男兒當門戶,墮地自生神。雄心志四海,萬里望風塵。女育無欣愛,不為家所珍。”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
一句一句,都是李幼薇小時候跟著皇兄皇弟們一起入皇家學堂時,那些讓她感到不舒適的詩句。
她背書比皇兄皇弟們快,識字比皇兄皇弟們好,算數比皇兄皇弟們準,文章也常常被夫子當做范文在課堂上講,父皇最得意她。
年齡尚小時還沒感覺出父皇對她的欣賞里帶著些許遺憾,后來長大了些,她聽明白了那句“幼薇處處都比朕的兒子們強,可惜了,是個女孩兒。”
也是那句話,讓她開始收斂自己的鋒芒,慢慢的,小心翼翼的,一步步的,變成父皇兒子們的襯托,以顯得他們聰慧。
她的長處只能從其他方面展示出來,比如她善良,孝順,心中充滿大愛。
她在寺廟供奉佛像,將自己幾乎一半的月例拿出來當做香火錢,日日祈禱太后、父皇和母后身體康健。
她施粥,捐助貧困學子,舍不得民眾們處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生活中。
這些優點男子不必有,她在這方面發光發亮,不會遮掩了皇兄皇弟們的閃耀光芒。
當她這樣做了之后,父皇對那些兒子們的夸獎果然變多了起來。
“幼薇終究還是女子,心地善良,帝王家的兒子要守住基業,心得狠一些才好?!?
“男孩幼時調皮,但長大了后勁兒足,你看,這幾個小子小時候比幼薇差遠了,現在作詩也好,寫文章也好,比起幼薇已經不遑多讓?!?
“老大越來越穩重了,頗有朕當年的風采;老二騎射愈發精進了,明年圍獵定能奪得好名詞;老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