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同時,無論錦衣衛現有多少人,令他們全部秘密集結至京都。” “另外,讓科技局加快生產最新改良的武器……” 小安子聽聞,眼中閃過一絲驚愕,神色凝重地問道:“陛下,您可是擔心宋國忠會起兵叛亂?” 寧辰神色凝重地點點頭:“除此以外,朕實在想不出他此刻如此行事的緣由!” “速去安排!” 吩咐完這一連串事宜,寧辰只覺一陣深深的心累如潮水般將他淹沒。 此時,一名小太監輕手輕腳地端著湯藥走進來,寧辰默默接過,一飲而盡后,便無力地躺倒在床上。 然而,他的思緒卻如脫韁之馬,忍不住再度肆意飛揚。 事情演變到如今這般田地,實在是大大出乎他的預料。 他雖然猜到了開始,也謀劃了過程,卻無論如何也猜不到竟是這樣的結局。 宋國忠竟敢下如此狠辣的決心,不惜殺人滅口、銷毀證據。 如此一來,即便讓于曉光站出來指證,只怕也難以對宋國忠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畢竟,宋國忠身為當朝宰相,在朝堂之上盤踞多年,雖說其大部分勢力已被自己設法剪除,但多年積累的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 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絕不能輕易定他的罪。 若是強行除掉這位位高權重的當朝宰相,在“大義”方面便會陷入被動,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必定會借此大做文章,為日后埋下諸多隱患。 可事已至此,宋國忠已然成為大寧王朝的心腹大患,必須予以鏟除,這一點,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寧辰在心中反復權衡著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 他此刻最為擔憂的,便是宋國忠在被逼入絕境后,選擇破釜沉舟,孤注一擲地讓他那手握十萬雄兵的兒子發動叛亂。 且不論這場叛亂最終能否成功,只要戰火燃起,本就搖搖欲墜、瀕臨崩塌的大寧王朝,必將徹底陷入萬劫不復的混亂之中。 到那時,身為少帝的他,手中并無實際兵權,又該如何力挽狂瀾,拯救這岌岌可危的王朝于既倒? 而如今,這種可能性已然很大,大得讓人無法不慎重對待。 究竟該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預防這一可怕局面的發生? 寧辰在床上輾轉反側,心中煩躁不堪,索性翻身坐起,靠在床頭,緊閉雙眼,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良久,他的眉頭突然微微一挑,一個念頭如閃電般劃過腦海。 大義! 沒錯,正是大義! 在這封建王朝,“大義”乃是重中之重,是一切行動的根本準則。 只要能趕在宋國忠等人發動叛亂之前,實實在在地坐實宋國忠的罪名,那么自己便能穩穩地搶占“大義”的制高點。 如此一來,即便他們真的起兵叛亂,那也不過是違背道義的不義之師。 正所謂“不義之師,鮮有助者”。 到那時,自己的應對空間便會廣闊許多。 想到這里,上一世歷史中無數類似的例子如走馬燈般在他腦海中一一閃過。 可當下最為關鍵的問題是,究竟該如何才能實實在在地定下宋國忠的罪呢? 思索至此,寧辰再也按捺不住,干脆起身下床,披上一件厚厚的衣服,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到窗邊。 他靜靜地佇立在窗前,沉吟良久,隨后突然大聲喊道:“來人,即刻宣范大有、陳伯禮進宮,另外,把夏言也一并帶過來……” 在他心中已然認定: 如果身上的毒能夠解除,如果自己能穩穩地守住這來之不易的皇位。 那么這三人,便是他未來大業的核心班底,是他扭轉乾坤、中興大寧的希望所在。 養心殿內,燭火搖曳,那昏黃的光亮,執拗地穿透沉沉夜幕,一直亮到了破曉時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