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原本門庭若市的售樓處變得冷冷清清,二手房市場掛牌量暴增,價格卻開始松動。? 1991 年初,東京港區一套曾被炒到 10 億日元的豪宅,掛牌兩周無人問津。房主被迫降價至 8 億,依然無人接手。 房產中介小林望著堆積如山的房源信息,苦笑著對同事說:“上個月還求著客戶買房,現在客戶見了我們就躲。”? 但更致命的打擊來自日本政府... 為抑制土地投機,“地價稅” 政策正式出臺。 根據這項規定,持有土地者每年需繳納地價 1.4% 的稅金,這讓那些在樓市狂熱期大量囤地的企業和個人慌了手腳。 三井不動產的倉庫里,堆滿了緊急拋售的土地資料;北海道的牧場主們在寒風中舉著 “賤賣土地” 的牌子,卻無人問津。? 一時間,日本房地產市場陷入 “踩踏式” 拋售。 大阪的一處新建住宅區,原本規劃為高端社區,如今雜草叢生,門窗破碎。 東京灣畔的摩天大樓,空置率超過 70%,電梯間的大理石墻面布滿劃痕。 某建筑公司老板在辦公室里燒光了所有賬本,隨后從 20 層縱身躍下,摔碎的不僅是他個人的財富夢,更是小日子樓市最后的幻想。? 國際資本嗅到血腥味后,紛紛開始撤離。 華爾街的交易大廳里,操盤手們瘋狂拋售小日子地產相關股票和債券;倫敦金融城的基金經理們連夜修改投資策略,將小日子資產評級調至最低。 而小日子的股市和樓市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下,徹底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 幾個月后的東京街頭,寒風裹挾著枯葉掠過空置的高樓,發出嗚咽般的聲響。 曾經象征財富與繁榮的銀座商圈,如今半數店鋪拉下卷簾門,褪色的 “大甩賣” 橫幅在風中搖搖欲墜。 新宿區的摩天大樓群宛如沉默的墓碑,玻璃幕墻上蒙著厚厚的灰垢,那些曾被炒至天價的豪華公寓,如今超過七成房間漆黑一片,無人入住。? 在東京灣畔的一處高級住宅區,成片的別墅群雜草叢生。 生銹的鐵門半掩著,門內的庭院里,噴泉早已干涸,池底堆積著落葉與垃圾。 52 歲的鈴木浩二站在自家別墅前,手中攥著銀行的 fOreClOSUre(止贖)通知,雙腿止不住地顫抖。 三年前,他抵押了家族企業,又從銀行貸出高額款項,跟風炒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