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是打算明年試試考秀才的,等今年晚稻收了,他的事情就少了很多。 如今清安縣的發展都已經上了正軌。 水泥和絨花作坊也蒸蒸日上。 尤其是絨花作坊,一開始沒收到多少人,等后面她們知道作坊工錢有多高后,就搶破了頭也想進去,如今清安縣的絨花作坊已經有上百人,制作出來的絨花不比長平縣的差。 北境這邊的女子如今都以戴上絨花為榮,生意好得不行。 最高興的就屬季嘉言了。 絨花早就在大梁打出名聲,如今北境也有絨花作坊,很多行商都跑到這邊來進貨,清安縣的人流也開始變多了。 除了作坊,季嘉言開了家酒樓,從同州城挖了好幾個大廚過來,一躍成為清安縣最大的酒樓。 他跟方宇每天忙著做買賣,忙得是腳不沾地。 方宇甚至還想將買賣做到北漠國去,但眼下兩國正在談判,這種事他自然不敢輕舉妄動的。 方寧也覺得等和談結束,皇帝十之八九會讓兩國互通有無,在某種程度上避免戰爭的爆發。 清安縣的每一個人都在變好。 走到街上,已經完全看不到方寧剛來清安縣那會兒破敗的影子了。 方寧這段時間時不時會出城,帶上對清安縣了如指掌的本地人,準備重新勘測,修一條路出來。 現在清安縣的官道太雜亂了,不方便不說,還坑坑洼洼的,路況很糟糕。 如今方寧已經有了大概的路線,回頭還要找更專業的人再去看一遍才行。 等清安縣的路都修好,還怕百姓的日子不一天比一天好? 方寧對清安縣的規劃很清晰,在殺了曹龍和刁立群,她就贏得了民心,要做什么都得到百姓的支持,所以推行政策什么,基本上都不用怎么游說或是強制。 不同意的人,自有同村或者鄰居去做他們思想工作,總之,除了開局難度挺高之外,后面諸事都順利。 北漠國接受大梁條件,和談結束這件事傳到清安縣的時候,方寧正對百姓喊出“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