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除了北漠國,周邊其他大國小國,司玉衡都打算開放通商。 做什么都需要錢,尤其是在兵器研發這一塊,更是燒錢的大頭,只有軍事實力提升上去,他國才不敢覬覦。 閉關鎖國,看不到他國的進步,將來一定會挨打! 當然,這些都需要慢慢來,眼下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清安縣設立為榷場這件事確定下來。 文武百官依舊不贊成。 反對的聲音太大,皇帝也不敢輕易應下來。 下朝之后,又在御書房議了起來。 這一次,司玉衡的態度很強硬,且歷數設立榷場對大梁的好處,條條有依據。 最后,戶部和兵部兩部尚書被說服了,吏部則暫時沒有表態,余下的也沒吭聲。 從御書房出來,戚尚書專門等了司玉衡。 “下官有個問題想要請教殿下,是不是從方寧和溫澤洛去清安縣與石襄縣開始,殿下就已經開始為這一步做準備?”戚尚書開門見山。 司玉衡點點頭,“是,大梁沒有這個國力將北漠國打下來,就算真的吞并了北漠國,最后也會元氣大傷,漠北和南邊那些國家會趁火打劫,到時候大梁腹背受敵,最終受苦的還是百姓。 “不想再被別國威脅,除了打仗之外,還可以有別的方法。戚尚書,你應該也不愿意看到大梁戰亂,與其那么被動,不如從另一方面牢牢抓住他們的命脈,如此一來,他們便不敢輕舉妄動。” 戚尚書深深地看了司玉衡一眼。 “下官見識淺薄,遠不如殿下深謀遠慮,實在汗顏。”戚尚書拱手道,“殿下處處為天下百姓著想,實乃大梁福氣。” “那戚尚書覺得在清安縣設立榷場是否可行?” “聽了殿下這番話,下官以為,殿下所言極是。不知殿下接下來,還有何打算?” “修官道。” 戚尚書以為自己聽錯。 “修官道?” “對。” “可是這官道不是早修好了,難道殿下是打算用水泥來修?” “是的。” 戚尚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