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幾個小國比起北漠國,更加讓人深惡痛絕,他們在漠北燒傷擄掠,并不比北漠國少!”司玉衡淡聲道,“這兩年,我朝風調雨順,國力也在逐步提升,既然已經跟北漠國議和,也是時候騰出手來收拾他們了!” “殿下,不可。”一大臣站出來反對開戰,“我大梁朝貿然對那些小國開戰,會讓人詬病。” “詬病?那些死在他們手里的百姓呢?”司玉衡冷冷地注視著他,“又或者在你眼中,百姓的性命不足令你在意?” “殿下,下官不是這個意思。” “哦,那你是什么意思?” 那位大臣冷汗涔涔。 “父皇,眼下是將漠北那幾個小國納入版圖最好的時機。兒臣懇請父皇三思,發兵征伐。” 皇帝被司玉衡這突如其來的主戰給嚇了一跳。 接著司玉衡羅列了漠北百姓被屠殺之事,北漠國雖然也搶劫擄掠,但百姓配合的話,基本上不會將所有人都殺了。 但是漠北那幾個小國不是! 他們往往到一個地方,就會舉起屠刀,無論男女老少,通通殺掉。 大梁一直沒有主動打他們,是因為北境這邊這有個北漠國在。 一旦大梁在漠北那邊開打,北漠國一定會趁這個機會攻打大梁,而且當時的大梁并不像現在這樣,有充足的糧食和錢支撐大梁兩邊開戰。 大梁只能忍著。 如今大梁有錢有糧,司玉衡絕不會咽這口氣。 至于北漠國,如果有機會,他同樣會發兵踏平,眼下北漠國國力還是很強,大梁真的要打會元氣大傷。 前世他在漠北打過幾年,對于那些小國對大梁犯下的罪惡,他比誰都清楚。 北漠國可以放過,但漠北那些國家,他一個都不會放過。 不然他為什么要讓陸知夏和尤平尤安去漠北? 皇帝并沒有立即答應這件事。 等下朝之后,他才問司玉衡:“小六,你先前不是說,太平不一定要以戰止戰嗎?為什么非要攻打漠北那幾個國家?” “因為兒臣時刻記著漠北百姓被屠殺的事。”司玉衡道,“他們舉起屠刀的時候,無論男女老少,格殺勿論。如今大梁強了,他們便想著討好大梁,那死去的百姓呢?” 皇帝半晌沒有說話。 “北漠國侵擾邊境,并不像他們那樣斬草除根,這是兒臣暫時能容忍北漠國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