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dāng)所有人都以為大梁空缺的丞相之位是留給方寧的時候,戚尚書變成了戚丞相,原本的戶部尚書被調(diào)到吏部,方寧直接空降成了戶部尚書。 文武百官都傻眼了。 皇帝這是干什么? 縣令只是正七品官員,而尚書則是正二品,他們以為方寧最多是從正七品升到從五品,沒想到皇帝直接讓方寧連升數(shù)品……這種升官速度,簡直聞所未聞。 有人坐不住了,他們就等著尚書們致仕挪一挪位置,方寧雖然有清安縣,可畢竟年輕啊,又沒什么資歷,哪里就擔(dān)任得起統(tǒng)管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等財政事宜的戶部尚書? 當(dāng)下就有不少御史進(jìn)諫,認(rèn)為方寧過于年輕,無法勝任戶部尚書這一官職。 “方寧在北境政績斐然,可畢竟年輕,戶部掌管著國庫,是朝廷尤為重要的一個衙門,還請皇上三思?!? “歷來就沒有這么年輕的尚書,一旦出現(xiàn)岔子,那便是影響全國的大事。諸如軍糧、俸祿等等,關(guān)系著朝廷的安穩(wěn),臣認(rèn)為方寧還年輕,不適合擔(dān)任戶部尚書?!? “請皇上收回成命?!? …… 皇帝冷冷地看著跪在下首的御史和其他大臣,冷笑一聲:“方寧不夠資格,你們就有這個資格嗎?行,你們舉薦一人出來,若是能在短短的三年之內(nèi),讓一縣百姓吃飽穿暖,朕就讓他當(dāng)這個戶部尚書!” 御史們跪在那,一聲不吭了。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 他們很清楚,自己根本沒有方寧那樣的魄力和鐵血手腕,將地頭蛇治得服服帖帖。 只不過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在朝為官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了,也未曾挪一下位置,方寧年紀(jì)輕輕就升上去,他們怎么甘心? 可這些反對的人沒想到的是,戚丞相和五部尚書卻在這時站出來支持方寧。 那些人傻眼了。 原本他們還以為戚丞相他們也會反對方寧的,可沒料到他們會這樣。 大佬們都不說話了,那些御史怎么不贊同都沒有用,因為說不上話。 而方寧得知自己成為戶部尚書也愣住了。 這安排沒有在她的預(yù)想之中。 不過方寧很快就明白過來,司玉衡這是想讓她改革戶部。 司玉衡看過清安縣的賬冊,遠(yuǎn)比現(xiàn)在戶部的記賬方式來得簡單明了,更方便管理國庫。 方老太他們則心驚膽戰(zhàn),生怕皇帝一道圣旨下來,給方寧定一個欺君之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