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31章 遼難運河-《耕耘貞觀》


    第(1/3)頁

    李泰看著眾人只是相互看看,并沒有說什么話語,便裝作不知道這些家伙在想什么心思。

    因為徙陵制度的消失完全可以看成大漢原本強干弱枝政策的消弭。

    為什么西漢的世家完全沒有東漢的世家那般強大,更多的還是外戚在政治舞臺上縱橫捭闔,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東漢沒有徒陵制度對地方豪族進行壓制。

    不得不說,這制度在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穩定地方,同時又能吸納天下財富的制度。

    但后來世家成長起來后,你再想執行這制度就完全執行不下去了。

    因為這損害得是地方豪族與世家的利益,甚至現在的大唐若有誰說對世家執行這制度,那就算是李世民卻也未必能抵擋得住這制度所帶來的反撲力量。

    所以李泰自然不會現在就在大唐推行,這怕不是會被反撲的世家給徹底搞死。

    但為了吸收高句麗,而對高句麗的貴族執行這種政策,那所有人都不會反對。

    因為哪怕在他們的意識中這是統一戰爭,但卻也不可否認,對世家來說,把高句麗貴族弄到長安來,這才好對高句麗貴族進行敲骨吸髓。

    畢竟打仗的時候誰都反對,但分果果時,誰不想去吃一口。

    越強大的組織就越如此,廉恥?個人也許有,但集體絕對沒有!

    而李泰倒也沒繼續糾結,畢竟越是勛貴士族,他們人數最少,掌握資源卻最多。

    基本上只要知道分配方案,那這些人肯定被世家給盯上,甚至不需要自己多說什么,世家就會非常有節奏的把高句麗最肥美的部分吃干抹凈。

    “而針對高句麗的第二點也就,高句麗的豪族與富農,尤其擁有土地的人。

    他們算整個高句麗的中產,甚至在地方說不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對這些人,如果繼續把他們留下來,那他們很容易想起與我們大唐的仇恨,以及延續他們的習俗慣性,很容易成為邊疆地區的不穩定因素。

    說不定未來會跟周邊小國勾結,繼續反叛我大唐!”李泰沉聲說道。

    “所以,魏王打算把他們陸續送到河西四郡去安置?”李世績看著李泰的奏章后道。

    “是!”李泰聽到李世績的話,承認的點點頭然后道,

    “我想高句麗人的素質經過交手相信大家都明白,這是支喜歡戰斗且能戰斗的民族。

    更進一步的深入觀察能發現,他們對軍人很推崇,以及軍人在整個高句麗的地位很高。

    同時越是軍人就越是能獲得利益,而這種利益又促成了軍人地位進一步加固!”

    李泰說到這里沉聲道,“所以,這樣一個既好戰,又能戰的民族,我們不能輕易浪費。

    更重要得是,隨著高句麗解決,我們大唐的中心肯定會向著西域偏移,并且少不了戰爭。

    所以,我們需要用合情合理的手段,把這些有著高句麗榮譽感的軍人消磨掉。

    而西域那戰場,我相信能加速他們融入我們大唐,也讓他們不在回想高句麗!”

    說實話,軍隊這種東西,在一個國家消亡后,處理起來是最麻煩的。

    保留下來,必然會有隱患,直接處死必然導致動亂。

    而且必須要說的是,古代上升通道太少,軍隊不說底層百姓,至少是中間階級的主要上升通道,所以這一條上升通道不能斷了,斷了必然橫生事端。

    眾人聽著李泰話語中的那對于異族發自內心的冷漠,卻也不得不感嘆,魏王在制定上層策略時候的獨特眼光,以及真的動起手來,直接就沖讓人滅族去的狠辣。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人就應該是天生的王者,但在這種人的手下工作,真的不得不令人感覺幾分冷意啊!

    “那對最后的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沒有土地的高句麗人呢!”杜如晦道。

    說實話,在杜如晦看來,魏王能如此手術刀似的對高句麗不同層次的人進行針對性處理,從某種角度來說,已經比很多強行的一刀切政策要好很多了。

    至少經過魏王這般的處理,杜如晦覺得高句麗這一個民族,百年之后怕是會徹徹底底的融入到大唐中。

    “我現在在做的,便是針對高句麗底層百姓的處理!”李泰略帶著幾分唏噓的說道,

    “環渤海經濟帶,把高句麗底層的百姓強行遷徙到這一圈,讓他們依托渤海生存。

    同時以幽州滄州萊州等渤海城市為依托,幫助高句麗百姓生存下來,這算是第一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