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耕耘貞觀》


    第(3/3)頁

    李泰聽著杜如晦的話,心中頓時明白了杜如晦的意思,顯然杜如晦想要看看李泰到底敢不敢用這高延壽。

    而事實上這不僅是高延壽而已,大唐因為李世民的原因,對任用異族降將這種事情不說司空見慣,但至少已經成為了一種默契。

    而將來李泰想要繼承李世民的位置,那就必須把李泰對這些異族外將到底是種怎么樣的態度要展現出來。

    李治不需要擔心這種事,那是因為有長孫無忌在他甚至算不上是真正的掌權,一直到長孫無忌倒臺,李治才算是真正的掌權,他更需要異族制衡漢將。

    但李泰不一樣,李泰是有著自己一套完整班底的人,如果李世民駕崩了,李泰完全能順利繼位,基本上沒有什么權臣能夠跟李泰抗衡。

    因為有非常簡單的理由,那就是李泰是能直接給朝廷發工資的人,一切的政治問題,到最后還是會歸于經濟問題。

    而那時候,李泰本人又是偏向把異族漢化的態度,那到將來他又會怎么樣對待異族的那些將領呢,是打壓,還是拉攏,又或者不做理會。

    所以這方面需要魏王的態度,哪怕現在的那些異族之人看不出來,以后只要魏王成功順利上位,那今日讓高延壽掌管高句麗區域的態度,就會自然而然的展現出來。

    當然,要是魏王沒有順利登上那個位置,那么也就什么都不需要多說什么,就當做是給未來的大唐埋了坑。

    但不論怎么樣去設計,正常人總不會認為圣人突然橫遭橫禍,然后作為繼承者的李泰突然暴病身亡這一種極小概率的事情去謀劃的吧。

    所以為了給魏王鋪路,這方面的事既然有機會,那就幫助魏王提前鋪路比較好。

    李泰與杜如晦進行了短暫的溝通,倒也沒有再多說什么,對李泰來說,李泰真不在乎高延壽會反叛的事。

    因為高延壽再怎么樣的發展,到最后也只是一名將領。

    將領實際上是非常需要平臺的,比如韓信,單槍匹馬混江湖,只能接受胯下之辱,但接受劉邦的封臺拜將,那就能成就國士無雙的神化傳說。

    而高延壽也如此,自己抽調了高句麗的百姓集村并寨,改變他們的生活模式,讓他們在渤海灣生存下來,讓他們跟大唐的經濟關系變得緊密,從而洗刷身上高句麗的印記。

    只要五年的安穩,相信他們就絕對不會再對高句麗有任何的想念,十年辛勞,怕更會主動去報告想要為高句麗復國的人。

    而失去了百姓作為支持,說實話,就算高延壽未來真想復國,那他也失去了復國的根基,說什么振臂一呼云集響應,怕是到最后,反而是他徹底不容于世。

    所以,既然杜如晦覺得高延壽更適合的協助大唐統治現在的高句麗,那就相信杜如晦吧。

    畢竟也許在戰略上自己更加的有眼光,但想把戰略落實到實處,甚至應該用什么人,李泰相信杜如晦的判斷。

    李泰從不感覺自己比杜如晦更聰明,只不過自己的思維跟對方思維有幾分不同而已。

    但真論起權謀或者執行某件事,自己知道怎么做是對的,但杜如晦等人卻能知道怎么做合適,這就是自己跟他的本質差別,也是自己需要磨礪的地方。

    而這種磨礪最需要的就是時間,需要坐鎮中央,一點一點的在這些老政治家們的帶領下,把自己的水準一點點的磨煉上去。

    在李泰這里得到答案之后,在第二天,杜如晦便主動向著李世民建議,在這里留下高延壽或者高惠真等降將,以安撫高句麗當地的百姓的意思。

    而李世民則詢問應該選擇什么人比較好,李泰則回答了高延壽,至于給出的理由是,高延壽是大軍團指揮,比其他的人更強,由他羈縻高句麗,能更好的防備百濟與新羅生事。

    李世民對李泰的這個理由倒也并不反對,很快大唐在大行城建立了安東都護府,而第一任安東都護府的安東校尉則是交給了高延壽。

    說實話,高延壽對這個餡餅砸在了自己頭上都有些傻了。

    他完全不明白,自己這么個降將,怎么就成為了安東都護府的安東校尉了,但能繼續的守護高句麗,說實話高延壽還是很滿足的。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