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商議兵制-《耕耘貞觀》
第(3/3)頁
而李泰繼續道,“高句麗雖然平定,但不論北疆的薛延陀,還是西域的西突厥,都不算是徹底的安穩了下來。
尤其是這些地方距離大唐本土的距離說不算近,這讓大唐不可能投放大量士卒參與。
所以必須要修改現有的兵制體系,讓哪怕少量軍隊也能產生云氣,至少在這問題沒解決掉前,我并不覺得現在的大唐適合投放力量到薛延陀或者西域!”
“嗯!”李靖也是贊同的點點頭,卻是沉聲說道,“你覺得應該如何去做?”
“府兵制在這種環境下已不適合時代了,大唐需要一種新的兵制。
在人數少的情況之下,擁有較為強大的組織力與意志力,通過說意志力與組織來彌補人數上的不足,讓哪怕數量較少的部隊,也能夠誕生云氣?!?
李泰道,“也就是需要有專業軍人,武卒?。 ?
李靖很贊成李泰的話語,心中思索著自己整理出來的募兵制雛形,心中想著果然英雄所見略同,跟自己同水平的人聊天就是舒服。
李靖臉上流露出滿意笑容,繼續引導道,“那魏王您對建設新的兵制又有什么想法?”
“從事情進一步的溯源,為什么武卒會取消,又或者說為什么府兵制會在魏晉南北朝時由出現一直到我們大唐的時候盛行。
這就不得不提到東漢末年地主武裝力量掌權,從而一步步侵蝕東漢王朝的力量。
府兵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情況也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地方武裝力量再次做大的問題?!?
李泰說到這里心中默默吐槽一句,但再優秀的軍制遇到bug時那也沒任何的辦法。
就好像秦國軍制出了白起這個怪物,一戰刷滿功勛,然后永不言敗,什么軍制都會破產。
比如說大唐的府兵都跟著李世民打過勝戰,這就讓李淵想要制衡李世民時,發現上面將領可以換,但下面的兵,還是只認李世民的。
當然,面前這位叫做李靖的,實際上也是有成為這樣存在的潛力。
但誰讓李世民先定鼎了北方的戰爭,而且還是老板的兒子,這兩個身份,讓李靖哪怕有這樣的潛力,在影響力上也完全競爭不過李世民。
所以他果斷在朝堂上乖乖做騎墻派了。
“其次,府兵制度百姓除了甲胄,其他的戰爭物資多數都是自行籌備,最大限度下降了朝廷的負擔與成本,這就讓國家想要調度他們征伐遠處國家,所付出的代價并不大?!?
“最后,府兵制配合均田制,肯定了土地所有權和占有權,減少田產糾紛,有利無主荒田開墾,對農業生產恢復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以及對土地兼并客觀上進行遏制,都是長治久安的政策!”
李泰說到這里,神色嚴肅道,“所以想動府兵制,就必須要把這些問題思考清楚。
否則只軍事上的單純提升戰力,卻會給大唐遺禍無窮啊!”
說實話,李泰并不算是說空話,因為府兵都是退役老兵,他們占領的土地,就算是世家大族想要占領,也都只能等到天災人禍,否則正常情況就算是世家想要奪老兵手上的田地,那也是要掂量掂量,老兵狠起來會不會直接跟你家拼命,畢竟這關乎田啊!
而實際上府兵制配合均田制,不說能解決土地兼并問題,但與世家貴族之間相互制衡,能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
只要皇帝腦袋正常,把這平衡把握好,實際上府兵制不會這么快崩壞的。
但問題是,偏偏武則天上位了。
武則天雖然在人們口中一直在吹她打壓世家,但嚴格意義上來說,她打擊的是以關隴軍事貴族為代表的門閥士族,扶持得是庶族普通地主。
而普通地主上位后,他們沒有士族地主的地位與特權,無法建立部曲制度,采用得更多的是佃農制度,所以他們對于均田制的蠶食與破壞更強,他們需要更多的佃戶。
如果府兵制老兵沒辦法轉職成庶族地主,那就必然會被庶族地主所破壞侵蝕,成為佃戶。
而武則天更支持這種舉動,因為這增加的是自己的政治基本盤,削弱李唐的政治基本盤。
所以府兵制與均田制毀滅,肯定是符合歷史的進程的,但這么快毀滅,只能說武則天上位干得實在太漂亮了。
聽了李泰話,李靖原本想要拿出來的募兵制陡然放了回去,一臉正色道,
“魏王高見,那魏王覺得,這些事情應該怎么解決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