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手機我今天奪嫡成功了嗎》
第(2/3)頁
因為被點出這些人和那樁軍餉貪墨案有關,皇帝心情很是不愉,即便看出三個皇子中的爭鋒相對,他也并不想從中調和,順勢點了頭。
有心想要說話的內閣首輔姜汶一見皇帝都點頭了,下意識看了眼太皇太后,便對上太皇太后那雙老而不渾,隱隱泛著冷光的雙眼。
太皇太后挑眉莞爾,看起來很是慈祥可親,姜汶卻生生打了個寒戰。
姜汶想起許多年前大伯還在,時任內閣次輔,感覺到身體每況愈下,大抵堅持不了幾年,便將他接到身邊教養,第一課便是同他仔細分析大啟幾位當權者的性格,彼時還是先帝在位。
“元帝秉性剛直勇武,因未起事時經歷格外痛恨貪官污吏,凡聽到世家豪族欺壓百姓、魚肉鄉里之事便會憤然,殺性過重,好用重典……對待這樣的帝王,便要挑揀著說話,一點點將事情透出來,給他冷靜思考的時間。”——啟元帝出生寒微,吃過不少苦,大伯的分析倒是對得上。
“當今陛下生性敏感多思又鋒芒畢露,情緒外露易走極端,愛之時愿意將最好的奉上,不愛之時便是挫骨揚灰,還有些少年脾性……同他便要多多勸諫,但不可嚴厲,因以利益分析佐以循循善誘,盡量將能做的都做了,事情能多快解決便多快解決,以免叫他深思之后有其他想法。”
——姜汶進入內閣的時候,先帝已經駕崩了,他沒有多接觸過先帝,對大伯的評價沒有參考,但先帝“愛欲其生”的本性,倒是在那位寵冠后宮的慧貴妃身上能瞧出一二來。畢竟先帝可是連慧貴妃帶來的兩個孩子都給封了王,后來他們造反伏誅,先帝都沒有半點遷怒慧貴妃,還因太皇太后誅殺逆賊致使慧貴妃受驚小產一事兒,和太皇太后鬧得不甚愉快。
“至于皇太后,”安南侯說到這位女性當權者的時候停頓了片刻,語氣頗為復雜,“元帝駕崩突然,皇帝年幼倉促登基,朝政之事表面身上由皇太后代掌,實際上真正權利都落于三位托孤大臣之手。”
古往今來托孤大臣會被權利腐蝕成什么樣已經有了許多份答卷,不是每個人都是諸葛亮,絕大部分都是新朝王莽之流。太皇太后當時年紀太輕,又沒有經驗,被三位顧命大臣拿捏,吃過很多暗虧,不管受到什么樣的欺辱,都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吞,一國太后要對權臣賣笑逢迎。
“……或許便是因此,皇太后真正收攏權利之后,就不怎么愛笑了,性格也強勢很多,有些說一不二……對這樣的當權者,務必要謹小慎微,不要多做,也不要擅自做事,一切都要走流程辦事,切勿嫌棄麻煩,勸諫也不要委婉,直言不諱魯直莽撞最好。”有權臣壓在頭頂的經歷,太皇太后對權利拿捏的很死,很忌諱臣子逾越,是真的拿臣子當工具使的當權者類型,在不少朝臣看來,很是強勢霸道、冷酷無情,是大多數想要弄權的朝臣們最不喜歡的當權者類型。
姜汶在內閣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太皇太后也退居慈寧宮,還政于當今皇帝,姜汶對太皇太后的印象頗為模糊,此時此刻腦子里卻清晰的冒出大伯的話,大伯說“皇太后不愛笑”。
姜汶不動聲色地收回了視線,頭也微微滴了下來,緊緊抿住了嘴將方才想要說的話都咽了回去,只是抬手揉了揉眉心,只覺得頭疼。
說真的,姜汶是真的不想懂的,可是他偏偏在這一刻懂了,他務必確信一點:推動三位皇子內戰的是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為什么這么做?是不滿陛下了嗎?是打算……姜汶艱難的控制住自己發散的腦子不繼續往下想,心里念起清心咒,妄圖想要清空腦子里大逆不道的一切。
姜汶腦子有什么有清空很難看出來,但二皇子是肉眼可見的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