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直到有人開始以李回案來彈劾蔡懋,蔡懋才反應過來,這背后恐怕是另有人想他去職。 至于那個人是誰,蔡懋想了一下之后,就決定提出辭呈了。 蔡懋尷尬了笑了兩聲,他不敢再多說什么,趙官家已經仁至義盡。 宰執的下場,除了秦檜被賜死以外,其他的都是善終。 “朕打算在金陵再辦一所學府,想讓你去做那里的山長,意下如何?” 蔡懋怔了一下,這下搞不清楚趙官家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了。 “你以前不是一直主張不要讓朝廷過多干預民間么,這種想法,隨著你的去職,在朝中慢慢減弱,豈不是遺憾?” “臣愿意前往。” 蔡懋在一片爭議中離開了汴京,他的孫兒蔡恒被罷了官,隨他一同離去。 十一月,一直在江東的李光突然被調回京師,被任命為鴻臚寺卿。 半個月后,李光又被任命為尚書右丞,進入政事堂,成為大宋新的執政。 十二月,陜西布政使胡銓奉詔回京,大宋權力中樞開始做人員的重新配置。 十二月二十五日,在靖康十八年的年末,趙官家召集宰執御前議政。 議政的主題很簡單:改制! 這一次,趙寧沒有先聽宰執說,而是自己先說,他說了幾個要點: 一、國營商社的改制。 “目前朝廷和地方官府掌控的一部分國營商社,已經成了許多人尸位素餐之地,朝廷從百姓手里收上來的每一文錢,都是大宋百姓一顆顆汗水,創造出來的,但流入部分國營商社,有些人直接就吸到了口袋里。” 得出來的結論也很清晰:除了必要的民生商社,如冶鐵司、糧儲司、鹽司、火藥司必須由朝廷掌握,其余皆可下放到民間。 例如香皂坊,再例如紋繡苑,還有一部分酒的作坊,醋坊等等,全部改成民營商社。 言外之意,必須的戰略資源,都由朝廷來掌控,靠規模化生產的無門檻商品,可以全部甩出去了。 二、進一步加強對官員行為的管制。 沒有朝廷的命令,路級政官不得隨意到府州地方巡視。 沒有朝廷的命令,州府官員也不得隨意到縣鎮巡視。 這就為了杜絕上級官員沒事往下面跑去騙吃騙喝的局面,各個官員到地方,地方官員為了迎接上級,又是強迫百姓獻花,又是要求百姓夾道歡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