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到局里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半,解剖床被打開,一塊塊尸塊被小心翼翼放上去。 法醫其實是一個高危職業。 因為在解剖過程中,如果不注意,可能會被碎骨或者血沫濺一臉。如果死者有比如hiv,梅毒等傳染病時,極有可能造成職業暴露。 所以除了在需要在特定環境下,比如之前通過腐敗氣味判定死亡時間的時候,剩下的時間需要戴好口罩,做好必要的防護。 所以放好尸骨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穿戴好防護。 如果尸體里有尖銳的比如鐵刺時,手套都要戴上三層。 葉桑桑學習非常快速,麻利給自己重新戴上口罩手套還有頭罩腳套。 然后拿好記錄的板子,做好記錄工作,走到冰冷不銹鋼解剖床邊,看向中年男人。 男人叫周建國,是一個嚴肅刻板的老法醫,四十六歲,也是國內第一批法醫。 這種法醫,其實是不太喜歡女法醫的,因為那種五六十年代生人,大多覺得女孩很容易脆弱和恐懼。 但樊靜思不是一般人,說啥也要拜了他當師父,硬是堅持了七八年,從一個看見巨人觀嚇得哇哇大叫的小姑娘變成經驗豐富的法醫。 資料當然不會這樣寫,但通過一些描述,葉桑桑也能猜出過程大概是怎么樣的。 對此她只想說,恐懼和害怕,不是某個性別的專屬。 【2004年設備落后,解剖室器具都不多。】 【是的,dna比對,恐怕都得去省會城市做,等好長時間才能得到結果。】 【開始干活了,這厚厚的馬賽克。】 兩人動作極快,重新拼好了尸體碎塊。 解剖床邊有刻度,估算了頭顱的大概高度,確定死者的身高。 然后就是觀察死者的外觀,是否有淤青、掐痕或者鈍器或者銳利物體擊打的痕跡,確定痕跡的來源。 尸體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腐敗,但還是能勉強通過經驗觀察得出結果。 “死者死亡時間按照近期溫度濕度推斷,大致在48小時到60小時之間,死者死亡原因不明,但基本判定在分尸前,就已經死亡了。” 兩人拿起工具,開始一點一點查看。 因為尸體已經是碎塊,不存在解剖開尸體。 葉桑桑判斷身上的傷口,繼續道:“手部有拉傷,背部皮膚有拖拽產生的傷痕,初步判定為死亡前造成。” “腳上陳年的舊傷,應該是更小時候因為皮膚直接接觸熱水產生的燙傷。” 做完外表判斷后,他們開始在滲出血水,用來裝內臟碎塊的箱子里撈。 肺、心臟、肝臟、小腸大腸等等內臟,或許因為這些更容易剁碎,所以兇手將它們弄得更碎了。 要全部組合,然后觀察是否有損傷,還要看看病變情況或者外部擊打產生的破裂傷等等。 情況十分復雜,葉桑桑耐心極好,默默做著工作。 女孩加上頭顱的話,也才一米三五,破碎地躺在相較她而言的寬大解剖床上,看得人不是滋味。 這種情況,就算是見多識廣的法醫,也覺得心里像壓了一塊大石頭。 做好抽血化驗,差不多最后流程后,兩人心底都松了一口氣。 【天吶,桑姐一點沒跳時間線,我也跟著全部看完了。】 【隔著厚厚馬賽克,我也能看清兩人臉上的認真嚴肅,法醫真的好不容易。】 【是我進這種副本,全程都只會哇哇大叫或者哇哇大吐,《犯罪檔案》真的好狠。雖然害怕,但看的話我還是會全程看完,莫名地覺得吸引人,可能是因為那種人類的專注認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