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太后的吩咐, 辦事的人不敢懈怠,皇城門前組織大家投票的布置很快辦好了。 皇城門東邊,幾張桌子并排列在一起,中間隔著些距離, 每張桌子后都坐著兩個人, 桌前排著一長隊的人。 排隊的民眾走到桌前,一人負責查驗戶籍證明, 確認無誤后, 遞給旁邊的人蓋章,蓋章完畢, 再領票。 ——這一步是為了給已經領過票的人留下印記,防止多次領票。 票面上內容很簡單,同樣蓋著朱砂紅章, 證明票不是偽造。上面寫著一行字——對女子參與科舉有何看法,下面有兩個選項,一個贊成,一個反對。 拿到票的人走到城門的另一側,那里擺放的桌子上有個銅箱子,箱子只有最上面的細口可以放進票, 后面的出口上了鎖, 鑰匙在太后手里,其余人無法打開。 箱子旁邊同樣放置著筆墨,投票人需要在票上畫圈作選擇。 金吾衛(wèi)駐守在現(xiàn)場, 確保沒有人鬧事, 以及整個流程的正常進行。 排隊的百姓們有著壓抑不住的興奮激動, 拿到票之后,手在衣服上擦了擦, 愛惜地摩挲薄薄的紙張,怕手上的粗繭磨破紙,又停下來動作,只用兩根手指小心翼翼地捏著。 還有人拿到票后,先到皇城門前,跪地拜了三下。 投票的婦人絕大多數動作利索,毫不猶豫地做了選擇,投進銅箱。 然而大部分男子,卻是猶猶豫豫,都已經來排隊了,過了半天也沒能作出選擇。最后拿著紙票,在銅箱跟前躊躇不決,被后面的人不耐地催促,才一咬牙狠心做出決定。 “你選了哪個?”旁邊的人好奇打聽。 投票的男子目光游移,裝腔作勢地說:“當然是反對了,女子為官成何體統(tǒng)!” 說罷,不待旁人繼續(xù)問,緊忙離開了。 旁邊的人撓了撓頭,摸不著頭腦,納悶兒地想,既然說得斬釘截鐵,那何必猶豫這么長時間? 這一次投票是長安城前所未有的盛況,但并不是所有人能來參加,后宅的婦人們出行困難,尤其是夫家規(guī)矩嚴苛的,這幾日不被允許外出,也就失去了投票的資格。 好在這樣的情況不多,畢竟能有錢到讓婦人安心待在后宅,不用外出去討生活的只是少數。 而在其他地方的人,只能遺憾地錯失這次機會,倒是京畿附近城池的百姓,聽聞此事后,來得及的都趕過來投票了。 . 江南蘇州。 細窄的河流邊,一位的婦人手里拿著削尖的木棍兒,目光緊盯著水中,眼疾手快地從河里插了條魚,放在旁邊的魚簍里。 不遠處有幾個婦人路過,見到她,其中的某個喚了聲,“段娘子,有你的信。” 段娘子抬頭望去,是同村的婦人,曾經打過交道,算得上比較熟悉。 那婦人走過來,從胳膊上掛著的籃子里,翻找出一封信,遞給她。 “我家大郎去了長安,估摸著時間,送的信也該回來了。我去取的時候,那驛站的人說,正好有一封村里的信讓我捎回來,我一看寫的就是你。” 段娘子手上的動作一滯,猶豫片刻,在衣服上把手擦干,接過婦人手中的信,“多謝你了。” 她把信放在懷里,伸手向魚簍,抓出一條魚,用旁邊有韌性的草穿起來,遞給婦人,“我身無長物,這條魚全當做謝禮。” 婦人推拒著不收,佯怒,“你把我當什么人了,順帶的事,收你一條魚算什么?” 最后推脫了幾番,見她一直堅持,索性自己挑了一條還沒巴掌大的小魚,擺了擺手,匆匆離開。 段娘子沒了叉魚的心思,摸摸懷里的信,提著魚簍回去了。 回到家里,把手洗凈,掏出那封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