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小氣的朱棣-《大明國士》
第(3/3)頁
陳堪依言起身,靜靜的侍立在方孝孺身旁。
方孝孺說道:“這一次陛下叫你去云南,你就該一路走到云南,你現在回來,只怕有太多嗅覺敏銳的人會察覺到不對。”
陳堪面無表情道:“師娘逝世,弟子若是不回來才顯得心里有鬼。”
聽見陳堪的反駁之語,方孝孺不由得一愣,隨即緩緩點頭道:“也罷,回都回來了,那就送你師娘入土為安吧。”
陳堪默然的點點頭,他特意回來奔喪,肯定不可能只是露個面就走。
怎么也要將師娘送到方氏祖墳。
鄭氏一生養育了兩男兩女,又將陳堪這么一個外人的孩子拉扯長大。
她的一生太苦了,嫁了方孝孺這樣的男人,就注定她必須要獨自一人撐起一個家。
進入方氏祖墳,是她該得的。
方孝孺也不再多說,只是朝陳堪擺擺手道:“去給你師娘守靈吧,為師想一個人坐一會兒。”
陳堪點點頭,邁步出了書房,背對著方孝孺,他眼中不由得閃過一抹憂心之色。
倒不是擔心方孝孺說的那些事情。
在陳堪看來,重啟分封制一事早晚都是要拿到臺面上來說的,就算泄露出去也不會造成什么大的損失。
講道理講不過,大不了動刀兵。
他擔憂的是方孝孺的身體。
就憑他剛才和方孝孺接觸的幾分鐘,陳堪便能看出來,方孝孺現在已經是有些精力不濟了。
本來這些年他心中就一直郁結得有一口氣。
堂堂士林領袖竟然做了貳臣,這樣的罵聲在士林之中就從來沒停下來過。
方孝孺不說,不代表他沒有什么想法。
而他的苦衷又沒法子對外訴說,畢竟,他投效朱棣也是事實。
本來心中的想法就大,現在陪伴了他幾十年的妻子又這樣撒手人寰,方孝孺現在就算談不上是強弩之末,也絕對不像看起來那樣風輕云淡。
可惜,他只是一個弟子,一個小輩,除了擔憂之外,也根本說不出什么能讓他放寬心的話。
憂慮片刻,陳堪收回了思緒,快步回到靈堂跪下。
靈堂之中,自從那傳旨淡淡小太監走后,竊竊私語之聲便沒有停下來過。
許多人都覺得朱棣對鄭氏的后事有些薄待了。
畢竟方孝孺的身份地位和聲望擺在那里,帝王就算不厚賜,最起碼也該按照規矩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給個不上不下的名分讓人議論紛紛。
陳堪將方氏和鄭氏前來奔喪的族老們的談話內容一字不落地聽進耳朵里,忍不住皺了皺眉。
老實說,在這件事情上面,他對朱棣確實有點意見。
朱棣這事兒辦得確實不地道。
陳堪知道當初朱棣為什么用方孝孺,也知道他心里對于方孝孺是有意見的。
畢竟當年方孝孺在朝堂之上可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指著他的鼻子大罵亂臣賊子的,這些年在朝堂上方孝孺也沒少給朱棣難堪。
若非方孝孺身上還頂著一個士林領袖的名頭,只怕朱棣早就像對待張紞和鄭賜一樣把他給換了。
但兩人之間不管有再多的齟齬,無非就是政見之上的問題,總歸兩人的出發點都是想要大明更好。
朱棣現在在鄭氏的哀榮一事上做文章,難免顯得氣量狹小了一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