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房最復雜、最矛盾的那一段沈鐵是懵懂中過的,五六歲的孩子記不了多少事,也不懂得太多,所以最純粹,他的喜歡和依賴也就最直白。 六歲就跟在大哥大嫂身邊長大的,雖是另開火,其實什么都帶著他們,照拂著,怎么可能不親近。 沈金話鋒一轉哄沈鐵:“行了,你好好學本事,別見天偷懶,真想去京里也不是不行,再大點看大嫂京里要不要人幫忙,你有本事,大嫂用得上你的話你也能過去?!? 沈鐵:“再大點是多大?你十三做學徒了,我十三也可以的吧,看大嫂京里有鋪子不,我去那邊做學徒去?!? 三年,沈鐵覺得還是挺久的。 沈銀聽著笑:“那你識字、算術和生意經也得學得跟哥一樣才行,至少不能差太多。” 沈鐵啊一聲,咬嘴唇愁眉不說話了。 沈金笑了起來:“努力吧你?!? …… 這邊兄弟三人商量明白了,另一邊,桑蘿到陳家,和陳家人一起也把心里盤算的事情商量得差不多了。 除了生產粉絲和面條的作坊,其余那些原本由沈家自家在后院做的產品包括之前由陳家做的豆腐、醬干,成立個食品作坊一起加工。 仍是陳家管著,當然,主要是管生產安排、品控、存儲這些,真正的生產請莊里相熟的這幾家家中的婦人過來一起做。 場地都不需要另折騰,沈金如果跟他們往京里去,這邊她把主屋和東西廂鎖了,其余鑰匙交給陳家管著,沒什么不放心的。沈金要是留著,就仍在這邊住著,鑰匙直接交給他就成。 沈寧帶著兩個小的在這邊跟阿睿玩,陳婆子陪著桑蘿把莊子里幾家都轉了一圈,許家和魏清和夫妻是不缺這份錢的,施家、盧家和周家倒是都感興趣,商量好了農忙可以不做,甘氏妯娌、馮柳娘妯娌、周大郎和周二郎媳婦,一家來了兩個,正好六個,加上陳家祖孫三代,九個人。 就算是擴張后的生意,也足夠應對了。 等一圈轉回去,陳大山主動問起沈金兄弟三個的安排,桑蘿道:“出來前還說不走,應該是想留下幫我照應這邊的田地鋪子和作坊?!? 陳婆子喲一聲:“這孩子有良心?!? 真的半點兒不像沈三和李氏,也幸好是不像。 陳大山笑:“我料著他也不走,別說,小金這小子是做生意的料子,腦子靈光,心細,看人也有一套?!? 這一個多月在外頭跑生意也是真鍛煉人,找經銷的商戶,每到一個地方干的第一件事是逛,再就是打聽相中的一些鋪子情況,生意和地段這都能用眼瞧,那東家掌柜和伙計的人品還得靠觀察打聽。 見的人多了,好的壞的,什么樣的人都有,掌柜和伙計沆瀣一氣黑東家的自然也有,就沈金那小小年紀就通身一百二十個心眼子的,這能進京去? 倒不是防他,而是下意識的就會替他大哥大嫂盤算。 陳大山自己想著也好笑,把這里頭的事說給桑蘿幾人聽了,道:“他不走是對的,我要跟你說的也是這事,你把這一攤子都交給我們家里,最好是把小金和小銀留下,就是小金兄弟幾個跟你們一起走了,你也得聘個人專管賬目上的事,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沾了錢的事,親兄弟明算賬才不壞交情。” 桑蘿這才曉得了緣由。 商量完了正事,陳婆子抱了謙寶在懷里逗著,問起桑蘿京里的事:“你跟那宣旨的大人打聽了沒有?京里的宅子是不是去了就能住啊?皇帝老爺賞的莊子呢,去了要開地嗎?” 桑蘿笑:“打聽過了,宅子會料理好,帶上衣裳細軟去了就能住,莊子就在京郊,原是前朝官員的莊子,因為位置好,后來成了大齊的皇莊,里頭有皇莊的管事和幫工的農戶,今年是種上了莊稼的,到時收了除了付給農戶的,其他的直接算是我的了。” 聽說賞的莊子里還帶莊稼,陳婆子和一旁的周葛都樂了:“五百畝都帶莊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