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二天早上,武松便立刻見過了嫂嫂。 對于潘金蓮,武松倒是也沒什么意見,畢竟那是他哥的媳婦兒。 而現在武大改變了模樣,潘金蓮倒也不至于去想三想四,對武松這個小叔子也是很有分寸。 又在莊上待了幾天,等到程咬金來尋后,李世民便向柴進提出告別。 “若是日后柴大官人有所需要,但往山上傳書無妨。”李世民笑著對柴進拱手。 柴進表面稱是,可心里還是不以為意。 他不覺得自己有啥事能求到李世民身上,畢竟身為柴氏子孫,有丹書鐵券在身,誰能奈何得了他? 這一路掉過頭,順著大路向梁山折返。 倒不是因為別的,程咬金帶來了消息,說是梁中書得知搶奪生辰綱的賊人上了梁山,便調撥軍馬,聲稱要征討梁山。 等到回到梁山上的時候,已是七天以后了。 山上在房玄齡等人的管理之下,可謂是井井有條,蒸蒸日上,倒也初具規模。李清等人回到山上之后,本來在工地打灰的林沖沖過來納頭便拜。 “感謝哥哥厚恩,若不是哥哥時,小弟與妻子怎能重聚?” “都是一家人,莫要說些見外的話。”李世民呵呵一笑。 “水泊軍馬,可曾練得整齊?”他又問道。 “不敢相瞞哥哥,李青兄弟已與李責兄弟練起一支兩千人的騎兵。”林沖說著的時候還有點納悶,這二人戰法不像是宋朝所有,而那些置辦盔甲的道途,卻也不曾聽說。 這錢就好像大風刮來的一樣,不過林沖到底沒掌過軍馬,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樣的成本,所以也就沒多想。 至于晁蓋等人,更是不會多想了。他們每日在山上就是打熬筋骨,準備迎接梁中書的怒火。 吳用倒是看出了些許端倪,但聰明人知道,不該問的不要問,所以他就權當做沒看見。 結果在山上一連等了三四個月,都不見梁中書有什么行動。等得實在是不耐煩了,便差人去打聽——結果那梁中書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借著聲稱“征討梁山泊”的名號,從大名府中又刮了三十多萬貫的財物。 打聽到的順序是這樣的,先是和民眾恐嚇一遍梁山泊的兇名,說他們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無惡不作,今天就敢劫生辰綱,明天就敢來打大名府。 隨后便要城中捐錢,來守備大名府。民眾吃這一嚇唬,當即便軟了三分,再那些個富紳的帶領下,立刻開始捐些錢糧。 等到捐助完畢,梁中書來了一手騷操作——富豪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 隨后便宣布,梁山泊的賊人已有募集到的鄉勇前去征討,暫時無暇來顧及大名府。 梁中書到底是有點“良心”,但不是很多,他又琢磨應該給百姓們一個說法才是,這錢到底哪兒去了,梁山泊的賊人到底會不會來進攻大名府,這都是要有章程的。 于是便問計于師爺,師爺說道:“恩相有所不知,距離梁山泊外百余里,有一崗,名喚獨龍崗;崗上有一莊,名為祝家莊。那莊上有一人家,長子祝龍,次子祝虎,三子祝彪,各有武藝,端的是有萬夫不當之勇。” “更兼這莊上養有許多鄉勇,恩相不如讓英雄去捉英雄,讓好漢去對付好漢。” 梁中書一聽,立刻就上了心。 這驅虎吞狼借刀殺人之計,可是妙的很啊。 他又遲疑地問道:“只是……讓那祝家莊去打梁山,他又如何肯聽呢?” 師爺胸有成竹地撫須道:“恩相勿憂,祝家不過一介草民,最是渴望的便是這官身,恩相只需要許那祝家一個都監的位子,不愁他祝家不就范!” “如此便好!”梁中書點頭,又笑著說道:“既省了錢糧,又除掉了梁山,還能保存住這許多錢財,可謂是一舉三得也!” 于是他又派人前往祝家莊,具說前事,并許以官祿。那祝太公一直渴望祝家能有個官身,當時便自應允了。 祝太公把這事兒與扈家莊與李家莊一說,二莊都沒什么意見。于是祝家莊便扯起大旗,上書“填平水泊擒李二,踏破梁山捉天王”的字樣。 李二,指的就是李世民。而天王,當然指的是晁蓋。 這話兒自然而然便傳到了梁山之上,畢竟莊子與梁山離得也不遠,在祝太公的故意運作之下,便傳到了梁山。 聽說那旗子上寫的東西時,李世民不由得樂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