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二月六日,張弘范預備猛攻,元軍中有人建議先用火炮轟擊,張弘范則提出反對意見,他認為火炮會打亂宋軍的一字陣型,令其容易撤退。 第二天,張弘范將麾下軍馬分成四個部分,宋軍的東、南、北三面皆被他安排一軍對壘,張弘范則自己親自領著一軍與宋軍正面相持,并且與軍中約定,以奏樂為總攻訊號。 北軍按照約定,乘潮向宋軍的北方發動進攻失敗,李恒等人順潮而退。 元軍假裝奏樂,宋軍聽后以為元軍正在宴會,便稍微松懈下來。 正午時分,張弘范的水師于正面發動進攻,接著用布遮蔽預先建成并埋下伏兵的船樓,以鳴金為進攻訊號。 各伏兵負盾俯伏,在矢雨下駛近宋船。兩邊船艦接近,元軍鳴金撤布交戰,一時間連破七艘宋船。 宋師大敗,元軍一路打到宋軍中央。 張世杰見局勢無力回天,便帶著一部分精兵,還有余下的十多艘船只斬斷繩索,突圍而去。 小皇帝趙昺的船就在中間,眼見大勢已去,陸秀夫心中已然絕望。 他走進趙昺的房間,還未說話,便聽到小皇帝問道:“陸學士,我軍是不是敗了?” 即便他才八歲,但也知道局勢無法挽回。 陸秀夫長嘆一聲,對著趙昺再拜頓首。 “國家到了這個地步,官家,咱們出去吧……” 趙昺的喉嚨動了兩下,最終緩緩點頭。 他知道等待著他的是什么,投降是沒有什么好下場的。 徽欽二帝的下場不遠,無論如何也是不能被人捉了去,極盡羞辱。 但他畢竟是個孩子,對于死亡的恐懼,讓他雙腿不聽使喚。 “陸學士,扶……扶朕一下。” 陸秀夫嘆息著走到趙昺的身邊,轉過身跪在地上。 “臣便背著官家吧。” 趙昺挪到陸秀夫的背上,半晌后輕笑一聲。 “有陸學士在,朕不怕。” 陸秀夫老淚縱橫,為什么到了這山窮水盡的地步,大宋才終于出了一位有明主之相的皇帝? 蒼天何其不公啊! 他背著趙昺,一步一步走出房間,仿佛身上有著千斤的重擔。 看到陸秀夫背著皇帝出來,外面站著的軍士與臣民盡皆下拜,涕泗縱橫。 “朕殉國后,諸卿便降了吧。” 趙昺伸伸手:“看在朕殉國的份上,料想北元蠻子不會為難爾等。” 眾人皆拜伏在地上,哀慟之聲響徹崖山。 元軍知道宋軍已經到了窮途末路,強攻之下萬一魚死網破,倒也大可不必。張弘范便下令元軍留在原地,等候宋軍投降。 陸秀夫背著小皇帝,來到了船邊上。 “官家,該是咱們以身殉國的時候了。” 說罷,陸秀夫縱身一躍,便跳入海中。 看到陸秀夫跳海,十萬軍民齊聲慟哭,哀痛之下,紛紛跟著陸秀夫,縱身躍入海中。 只是…… 為何這海中……無水? 陸秀夫緩緩睜開眼睛,發現自己正浮在半空之中。 隨后而來的,便是長長的一聲汽笛。 “看!那是什么?!” 有人指著不遠處的一艘艨艟巨艦,驚愕地問道。 那艘船,比他們任何一個人見過的船只都要龐大,就如同山岳一般,讓人望而生畏。 “宋?”陸秀夫瞇著眼睛,看到了船上掛著的那面巨旗。 大宋……竟然還有這么高大的船只? 不知是何人,同樣也看到了那船只上的旗幟,不由得高聲呼喊出聲。 “是宋軍!是宋軍!是我們的援軍來了!”(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