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溫為海眼神思索:“爆炸案發(fā)生當天的早上,兇手和陸遠取得聯(lián)系,并且同時告知他在明智小學的教學樓,和你的辦公室里各有一顆炸彈,讓他選擇救誰。” 站在正常人的角度,肯定會選擇救學校里的學生。 這是慣性思維的漏洞。 警察和學生同樣是人。 當這兩類人遇到危險的時候,所有人都會下意識地認為警察要更安全,從而選擇優(yōu)先救學生。 陸遠就是這么想的。 但這不能怪陸遠。 因為就算是警察自己,都是這么想的。 進入這種慣性思維之后,陸遠就會很自然地告知溫可,讓溫可進行自救,而他則是要去明智小學查看。 但真正的二選一游戲肯定不是這樣。 從十幾年前的類似的爆炸案中,溫為海就能感覺到,這個12應該是一個高智商罪犯。 他不是單純地為了殺人而殺人,而是把殺人當成一種樂趣,一種游戲。 十幾年前的爆炸案和剛發(fā)生不久的爆炸案,唯一的區(qū)別就在于,他玩弄人的手段更高明了。 “在我的辦公室里確實有一顆炸彈,但在明智小學的教學樓里沒有找到炸彈。” 溫可想起陸遠說的話。 陸遠說他被騙了,炸彈不在教學樓,而是在明智小學的操場。 溫可把操場有炸彈的事情也說了出來,但溫為海毫不猶豫地搖頭:“明智小學的操場也沒有炸彈。” “整個明智小學,壓根就沒有被放置炸彈。” 溫為海很清楚。 炸彈只有兩處。 一處是溫可的辦公室,這個地方必須有炸彈,因為只有溫可的辦公室里有炸彈,那明智小學里有炸彈才會有可信度。 溫可的辦公室面積就那么大,隨便掃一圈都能看完,所以想要找出一顆炸彈很容易。 但明智小學的教學樓有十幾棟,操場的面積同樣不小,想要找出一顆炸彈,短時間根本不可能。 對方根本沒必要在明智小學里放置炸彈,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可以忽略的,并且完全不需要擔心被拆穿。 這就是對方的聰明之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