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華雄的登基稱帝,還需要讓他再露露臉,進行禪讓。 這是登帝當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步驟…… …… 雄偉的長安城,宛若一座巨獸,屹立在關中平原之上。 在關中這邊,才算真正起家的華雄,帶著他的得勝之師,還有滿身的榮耀,再一次的回到長安城。 長安城這里,早就有眾多的百姓進行等待。 留守長安這邊的,諸多重要的人物,也都進行迎接。 華雄的夫人,還有兒女們都一同出現在這里,等待迎接華雄。 看著自己的妻兒,華雄面上露出笑容。 一種久違的親情,久違的感受在他的心頭升起。 他這一次外出,花費的時間是真的不少。 這個時候,忽然見到自己的妻兒,一時之間竟有種宛若隔世的感覺。 華雄露出笑容,快馬向前迎向她們…… …… 接下來的幾天,長安城這邊無比的熱鬧和繁忙。 諸多的事情,都在緊張有序的進行。 此時的許多人,都在集中全力做一件事情。 這件事情就是,他們尊敬的華將軍,楚王殿下登基之事。 在準備這件事情的同時,華雄這邊也召集人手,在這里計算軍功。 準備對他麾下的眾多人,進行論功行賞,這是必然要做的一件事。 同時也是牽扯到許許多多人利益的一件事。 在這些事情上,華雄都需要進行處理,拍板決定。 當然,到了這個時候,他手下已經有許多的人才,可以使用。 并且諸多的事情,都已經有了相應的體系。 所以有些事情,華雄不必親自解決。 有很多他只需要定下一個基調就行。 所以到是有時間,和自己家的妻兒相處。 當然,和自己的夫人們相處的時間最長,是彌補了一下連日出征的虧欠。 返回關中之后的生活,對于華雄而言,要輕松和溫馨上很多。 他整個人都被濃濃的幸福所包圍。 不過在這些事情,進行的同時,也有一個事情,成為了不少人心中的疙瘩。 那就是到現在為止,那丟失掉的傳國玉璽,都還是無影無蹤。 就在李儒等人,為之一籌莫展的時候,華雄這邊卻將傳國玉璽給拿了出來。 這頓時令得李儒等人驚喜不已。 在得知這玉璽的來歷之后,李儒等人更是為之欣喜,覺得這就是天命所歸! 不然為什么別人都找不到的玉璽,偏偏華將軍卻在洛陽皇宮廢棄的井里,將之給打撈出來呢? 這更加充分的說明了,華將軍成為皇帝乃是天意! …… 半個月之后,長安城在筑起了高高的五色臺。 一切都是那樣的莊嚴肅穆。 五色臺上,華雄長身而立,身穿天子冕服,風范盡顯。 此時華雄登基的禮儀,已經是進行了一多半了。 接下來便是大漢天子劉協出場。 手捧明黃色的托盤,上面盛放著傳國玉璽。 他來到華雄面前,將這傳國玉璽送給華雄。 華雄接過玉璽,在仔細看了一下,然后高高舉起,朝著臺下的眾人出聲道:“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臺下之人,頓時山呼萬歲,許多人都是情緒激動。 有人甚至于忍不住的流出眼淚。 天子劉協同樣是流下了眼淚。 只不過和那些人所流下的眼淚不同,他的眼淚要復雜的太多。 他知道,在這一刻,他已經不再是大漢的天子了,大漢在他手中斷送了! 從今之后,大漢不復存在,他成為了一個閑散的王爺。 大漢被大楚所取代! 華雄手持玉璽,立在高臺上。 一陣微風吹過,吹動著他的天子冕服,他不由的有一些心潮起伏。 沒有想到!真的沒有想到!他華雄有一天也能夠走到這一步。 而到了這個時候,華雄能夠明顯的感覺到,他心中的那隱隱約約存在的執念,已經徹底的消散,念頭通達。 又想起這一路走來的諸多爭戰之事,想起接下來的征程,心中又升起諸多感慨。 三國演義的開篇,浮現在了他的心頭。 他心中默念: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全書完)(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