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 北條東征討里見-《東國島津的野望》
第(1/3)頁
(介紹北條氏康后面的事情以及三船山合戰,沒啥內容。)
如今正是天正三年的年尾,島津忠直已經將京畿,西國等地拿下,現在正是拿下關東的時候了。
關東北條氏政一直與越后的上杉景勝開戰。至于駿河的今川氏真已經失去斗志,每日醉生夢死,與島津家之間也是友好相處,這反而讓駿河繁榮起來。
自島津忠直西進之后,每次北條家想要進攻甲斐,都會被上杉景勝逼回關東開戰,而北條氏康與氏政每次邀請今川氏真出戰都被拒絕。
不過北條家在關東依然處于優勢。
永祿七年,第二次國府臺合戰爆發。北條氏康嫡子北條氏政率領兩萬士兵出發,與聯合上杉景勝的安房上總的里見義堯、義弘在下總國府臺對陣。
正月七日,由于里見軍的拼死作戰使北條軍損失了不少有力的武將。包括五色備的富永直勝也戰死了。
七日后,北條氏康看出了敵大勝后的疏忽大意,在北條綱成的計策下將士兵分為兩部東西夾攻。遭到意外進攻的里見軍全線崩潰,合戰以北條方勝利告終。
國府臺合戰后,北條氏康發現了江戶眾中以太田康資為首的反北條勢力,于是乃追放太田康資,并對江戶眾進行了重編。
因為第二次國府臺合戰的大敗使太田資正陷入四面楚歌的險境,之前與資正一同歸附上杉家的關東諸大名之中如下野小山氏等許多人又見風轉舵倒向北條家。
在永祿七年的七月,太田家中發生資正的長男氏資奪位的事件,太田氏資內通北條氏康背叛了自己的父親太田資正,無情地將資正逐出巖槻城。
失意的太田資正與次子梶原政景先是寄身于成田氏長處,再投到下野名家宇都宮國綱麾下,最后又投靠到常陸強豪左竹義昭。
十月,上總的土氣城城主酒井胤治投降北條氏,使北條家幾乎控制了整個上總。
永祿九年二月,上杉景勝出兵關東,進入左野城。九月,上野的由良成繁、國繁背叛上杉家與北條私通,上杉景勝決定撤兵。
天正元年二月,左野城的左野昌綱投降北條氏,四月,下總的梁田晴助也相繼與北條私通。
九月,在上總爆發了一場決定性的合戰。這不是一場簡單的戰役,此戰可以說是第二次國府臺合戰的延續,此戰若是北條獲勝,里見家的滅亡就在眼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