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也是參與這部影片的意義所在。 “嗯,提前跟韓總說清楚,我只能抽空客串出演。”張榆接著說道。 出演重要角色? 張榆還真沒那時間,當然也真沒那興趣。 這部電影不參與,其實也影響不了張榆。 “這個應該沒問題。”方正顯說道,“這類影片,主要角色基本上都是特型演員。” 這話到不假。 國慶獻禮影片,拍的什么,不難猜測。 這也是為何韓冬沒有找張十三這個“全球第一編劇”合作的原因。 沒那必要。 何況,這影片的噱頭是什么? 劇情? 動作? 視覺? 顯然都不是。 劇本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 這部影片最大的噱頭,恐怕就是“全明星陣容。” 真正的全明星陣容。 直接讓影迷數星星的那種。 明星很多,片酬估計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影片成本顯然有限。 那么多明星,票房號召力或許難以完全發揮出來,但噱頭十足,卻也足以吸引影迷進入影院了。 “我們的電影今年就別安排國慶檔期上映了。”張榆接著說道。 方正顯先是一愣,隨即點了點頭。 不是怕了這部電影,而是給這部影片面子。 對! 是給影片面子,而非給韓冬面子。 或者說是給這部影片呈現出的意義面子。 若是十三影視的影片將這部影片的風頭壓了下去。 那么,恐怕很多人的臉上都不好看了。 這部電影的意義也大打折扣了。 而十三影視的那些影片,不說壓下這部影片的風頭,但在票房上將之壓下的可能性恐怕很大。 一部獻禮的影片,卻未能拿下國慶檔票房冠軍? 這算什么事兒,又打臉了誰? 張榆在中海沒呆多久,隨后就去了洛杉磯。 除了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外,也就是跟進《鋼鐵俠》的前期籌備,以及《泰坦尼克號》的后期制作。 這部影片的制作方乃是獅王影業。 后期制作,自然也在獅王影業。 十三影視只是投資方之一。 不過,這到無需像影片拍攝期間,需要一直在國外。 這一屆奧斯卡,張榆并非唯一入圍的華語電影人。 一部華語電影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雖然呼聲不是很高,卻也讓國內興奮不已。 國內媒體炒得聲勢驚人。 好似不拿獎奧斯卡就有黑幕一樣。 這部電影跟張十三并沒有任何關系。 這話題性無疑也是很大的。 這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華語電影人被奧斯卡認可了。 華語電影靠張十三一個人是撐不起來的。 需要更多更優秀的電影人一起努力。 不管那部影片最后有沒有拿獎,這足以說明華語電影整體在不斷提升。 奧斯卡尚且如此,華國電影人身影更多的歐洲等電影節,華語電影的表現無疑也更好了。 “《肖生克的救贖》拿獎的幾率還是不小的。”凱文看向張榆說道,“羅伯特似乎還想繼續跟你合作。” 不管拿不拿獎,羅伯特憑借張十三的劇本連續兩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他自然也算是嘗到與張十三合作的甜頭了。 好來塢對編劇的重視比國內更甚。 像張十三這種級別的編劇,不是羅伯特想合作就能合作的。 僧多粥少。 而且那些編劇顯然沒有張十三那么多產。 “我這兒到有個劇本,等會兒給你,你先看看羅伯特適不適合。” 張榆想了想,說道。 羅伯特想要再合作,張榆自然不會拒絕。 對方有能力,而且合作過兩次,彼此也熟悉。 張榆腦海之中那么多影片,他還滿足不了一個羅伯特? 這事兒不急于一時。 如今獅王影視的重點已經從《泰坦尼克號》轉移到了《鋼鐵俠》身上。 這部影片,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雖然《鋼鐵俠》的投資成本比《泰坦尼克號》差了許多,可重要性在張榆看來,猶有過之。 因為這關系到他漫威電影世界的布局。 《泰坦尼克號》撲了,那只是一部電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