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往的面對攻城中,這個時候大明的守軍肯定會發了瘋的向城下丟一些防守物資,這樣的話既方便了建奴人也是給建奴人提供了很多的幫助,同時也能夠消耗一些防守物資,這樣的話對于建奴真正的登城去攻城的時候帶來一定的效果。 但是現在隨著孫祖壽來進行防守指揮,這一次的戰斗之后,這些建奴人沖撞下,并沒有得到一些效果,當他開始做好準備要肉搏相殺的時候,才開始發起進攻近距離下城墻上的建奴力士。 守城物資的傾斜,讓城下的這些建奴人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絕望。 “該死的這些明人早就做了準備,他們居然把這些物資都運過來了,看來想要短時間內拿下城墻是有點難度。” 多爾袞在這個時候看到自己的面前一一倒下,而攻城的人還沒有上到云梯和鉤鎖上的一半。 城關上的那些明軍守城主將的作戰經驗豐富,有了這個人指揮,明軍根本不會慌亂。 這樣的話就會受到整個戰斗的非常有一個方向性,同時也是能夠表現一個問題,在面對這樣的一個危機的時候,如果說大家選擇了后退,那么問題將會非常的嚴重,既然這樣那只能是繼續的戰斗。 如果在短時間內沒有辦法拿下的話,那么只能是另謀其他出入了,宣府關的城墻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的低矮。 之所以建奴能夠殺入城關內,主要是因為有叛徒的出現,這些漢奸的出現給了建奴一些方便也使得大明的北方失去了關隘的保護。 但是現在有了專業的人來接手防守之后,那么建奴的這些常規的作戰方法就會受到一些阻礙。 之所以在大明的戰爭都出現了很多失敗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為大明軍隊的一些作戰能力和作戰經驗以及個人素養有著很大的差距,使得在真正進行戰斗的過程中被建奴人吊著打的情況出現。 而且如果是進行野戰的話,基本上是會被建奴人的騎兵打的也喘喘不上氣,來幾十十幾萬的軍隊說崩潰就崩潰,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是現在不同了,孫祖壽的目的就是阻止,阻止這些建奴人逃竄出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