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我怕我把握不住-《大漢從忽悠開始》
第(1/3)頁
若問劉肥對于漢初人物當中最佩服的人是誰?
答案必須是曹參無疑!
盡管漢初三杰當中沒有曹參的名字,世人對于曹參的認知大多數也只是局限在蕭規曹隨這個典故當中。
可若是深入的了解你就會發現,曹參其實一點也不弱,而且身上還有許多看不到的優點。
曹參被劉邦派去擔任齊國相國,盡管劉邦心中有不爽曹參的因素在內,但又何嘗不是對他的信任和保護?
單看蕭規曹隨的字面意思,一定會覺得蕭何與曹參兩人的關系很不錯,況且他們在沛縣的時候就是上下級的關系,若是關系不好,又怎么可能會一起創業?
實際上現在這個階段兩人之間的關系也還算是可以,但是在之后的幾年內,兩人的關系會迅速的惡化。
徹底讓兩人決裂的原因則是在漢高祖六年分封列侯的時候,劉邦認為蕭何功勞居首,曹參當即就表示不樂意了。
曹參認為蕭何總是坐鎮后方,遠離戰場,盡管總是能把后方治理的井然有序,讓劉邦不會因為兵力和糧草的問題而擔憂。
但是俺曹參也不差啥啊,治理地方俺也不是沒干過,勝仗俺也沒少打,單論功勞,俺一個人就滅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個縣,秦朝一共才七百五十六個縣,去掉嶺南那些暫時不算數的,曹參一個人就打下了漢朝六分之一的領土,就這樣的功勞,你跟我說不如一直坐鎮后方的蕭何?
劉邦之所以認為曹參不如蕭何,就是因為曹參的能力實在是太全面了,又因為太全面,必然導致了每一個方向都不如那些專一的人,所以在各個領域與人對比的時候,曹參總是表現的差強人意,最后不得不敗下陣來。
后來曹參在劉肥的齊國為自己正名了,在曹參的精心打理下,齊國很快便成為了大漢最強封國,國強民富,兵強馬壯。
再后來蕭何去世,曹參接任丞相之位,原本所有人都以為曹參與蕭何之間有隔閡,接下來蕭何制定的政策肯定會被推翻重來,不然那不就是告訴世人我的確不如蕭何了嗎?
但是曹參卻并沒有那么做,隔閡歸隔閡,不論是蕭何還是曹參,哪怕因為利益而翻臉,但雙方對于對方的能力還是很認可的。
曹參放下了心中的隔閡,在任期間遵守蕭何制定下的政策。
這種行為一定程度的削弱了曹參這個大漢第二任丞相在史料上留下的威名,但若是真去考證的話就會發現,如果不是曹參的堅持,就不會有后面的文景之治,沒有了文景之治,劉徹也就沒有資本去跟匈奴開戰,所以,你還覺得曹參是菜雞嗎?
不管別人怎么看,當劉肥決定要搞事情的那一刻開始,他就盯上了曹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