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晏子之教-《尊師孔仲尼》
第(3/3)頁
晏子順著他的指向看去,遠方的天際線上,是奔流不息的淄水,是豐饒的桑田,是人流不息的臨淄。
齊侯流著眼淚,有感而發道:“齊國的山川,臨淄的風貌,真是壯美啊!
如白龍翻滾的河水,草木濃密茂盛,寡人為什么要隨著時光的流逝離開這個國家而死亡呢?
假使自古以來沒有死亡,那該有多好啊!離開了此地,我又能去到哪里呢?”
裔款也跟著垂淚道:“我們這些人依靠國君的恩賜,得以吃到一些簡易的飯菜和肉食,可以乘坐駑馬拉的柴車,僅僅這樣而已,我們尚且還不想死,又何況是國君您呢!”
晏子本來還搞不清楚齊侯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結果他倆這一開口,瞬間就把晏子給氣笑了。
齊侯看到晏子發笑,這下子眼淚也擠不出來了,他假裝揩干眼淚,開口問道:“夫子難道不覺得老之將至、面對死亡是一件很悲傷的事嗎?為什么要發笑呢?”
晏子行禮道:“生老病死,是天道的規律,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為什么要為它感到悲傷呢?
每個人一生都要經歷兩件大事,一個是生,另一個就是死,這是值得慶賀的喜事,您應該為他感到高興才對啊!”
齊侯的眉頭一下就皺了起來。
人人都畏懼死亡,位高權重者尤甚。
齊侯平時最討厭別人在他面前提老和死,今天如果不是為了蒙混過關,他才不會主動提這些。
可現在晏子居然說死亡值得慶賀,難道他是知道了關于死后世界的事嗎?
齊侯被晏子激起了好奇心,于是追問道:“為什么死亡值得慶賀呢?您又為什么發笑呢?”
晏子不疾不徐的回道:“如果沒有死亡,那么賢明的君主必定能夠長久地擁有自己的國家。
這樣一來,如今齊國的國君就一定是太公和桓公了。
假使勇武的君主能夠長久地擁有自己的國家,那么現在的國君就會是莊公和靈公。
齊國雖大,但擁有這么多賢明勇武的君主,必然是不夠他們治理的。
賢能如太、桓,勇武如莊、靈,尚且不能確保自己擁有國家。
您又怎么能得到國君的位置而成為國君呢?
得不到國君的位置,那么類似您這樣的國君,現在就只能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站在田地中,一心忙碌于繁重的農活了,哪里有閑暇時間想到死呢?
您之所以可以成為統帥齊國的君王,就是因為先祖們一個個成為國君,又一個個相繼死去,才輪到了您。
您因為死亡而得到了利益,不感謝它也便罷了,還偏要為此而流淚,這是不合仁義的。
我看到了不仁不義的君主,又看到了阿諛奉承的大臣。
看到了這兩種人,所以我才一個人私下發笑啊!”
齊侯原本還以為晏子有什么鬼神之說,豈料居然是在借機批駁他吃飽了撐的,天天在這里矯情。
晏子語罷,又抬手指著前方不遠處一個身穿粗麻衣衫背著柴薪路過的老人。
老人與齊侯差不多的年紀,但是身形卻瘦小了不止一圈,瘦削的臉上顴骨高凸,身上背著的柴薪卻比他的身高還高出半頭。
晏子道:“如果沒有死亡的話。您本應該像是他一樣,為太公、桓公修筑著華美的宮室,扛著比自己體重還重的柴薪去為他們的烤肉添火。
而現在,您得以免于這樣的苦役,舍去了這樣的操勞,難道還不感到滿足嗎?”
齊侯本來想對晏子玩一手感同身受,豈料卻被對方反將一軍。
但看著眼前老人被柴火壓彎的脊梁,他也實在沒有去與對方爭論的心情。
他落淚嘆息道:“欸,寡人的國家里會有這樣苦難的人存在,這都是寡人的過錯啊!請您替寡人下旨,命令官吏們把他奉養起來,免除他的勞役吧!”
晏子聽到這里,臉上終于多出了一絲笑意:“臣下聽說,遇見賢人就高興,遇見不肖的人就哀憐,乃是維系國家的根本。而您這樣愛護老人,更是治理國家的根本。”
齊侯聞言也破涕為笑,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晏子看見了,于是又趁機進言道:“圣明的君主遇見一個賢人就會推及到對所有賢人都高興,遇見一個不肖的人就會推及到對所有不肖的人都哀憐。因而請主上下令找出所有年老體弱而無所供養,鰥寡孤獨而沒有家產的人,考定實情后供給他們以吃穿用品。”
齊侯當即表示:“可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