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烏馬爾滾出瓦剌,昭示著瓦剌決定一條路跟著大明走到黑。 對于作戰之事,朱標并不擅長,他更喜歡觀察瓦剌的牧民是如何生活。 與中原百姓一樣,放牧同樣是靠天吃飯。 牛羊就是牧民們的財富,就跟中原百姓的土地一般。 “水草枯竭,牛羊瘦弱,難怪他們要南下劫掠。” 朱標暗嘆一聲:“若是將來孤即位,定會讓雙方百姓和平相處,不再為填飽肚子而發愁!” 張曉符同樣感慨,她自幼生活在龍虎山,衣食無憂,更是張天師寵愛的小女兒,哪里見過牧民們的貧苦。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太子爺,為何人們要不斷發動戰爭?” “就像那西邊的汗國,他們已經擁有了足夠的土地和財富,憑什么來進攻我大明?” 對于張曉符的問題,朱標莞爾一笑,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貪婪,權欲,帖木兒汗國與我大明不同。” “我中原百姓武德充沛,自大漢開始,便漠北遠擊匈奴!” “盛唐時期,更是滅突厥于陰山!試問哪一次是我們主動挑起戰爭?” “我等不過時被動反擊罷了!” 朱標嘆氣道:“父皇登基之際,便立下十五個不征之國,難道還不能證明我大明心向和平?” “我大明沒有錯!錯就錯在中原擁有錦繡河山,擁有勤勞質樸的百姓!” 朱標負手而立,感受草原吹拂的清風,笑道:“孤身為大明太子,就有義務保護百姓,御敵于國門之外!” 張曉符身為道姑,也被朱標奮不顧身的行徑而感動。 試問哪一朝的太子,敢于親赴前線? —— 武英殿。 “標兒?給咱……” 老朱尷尬一笑,他早已習慣朱標在旁邊,可如今長子已經遠赴邊關。 身旁的朱允炆則是躬身道:“皇爺爺,孫兒在此。” 見對方禮儀俱到,老朱卻覺得有一些做作和疏遠。 允炆這孩子,什么時候變得如那些朝臣一般,對咱畢恭畢敬,沒有一點爺孫之情了? “好孩子,以后跟皇爺爺無需這般拘謹。” 年事已高的洪武大帝,忍不住摸了摸允炆的額頭。 后者卻有些受寵若驚,允炆再次躬身道:“黃先生曾經說過,君臣之禮不可逾越!” “皇爺爺乃一國之君,何況現在是武英殿,孫兒理應行臣子之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