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殺,還是不殺?已經(jīng)有兩個兄弟,死在本王手上了。” —— 西安府。 囚禁在王宮的朱樉,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死期。 他向來看不起的下人,竟然成為了壓倒他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位老婦人,在秦王服用的補藥里下毒。 即便是試藥的宦官,也沒有看出任何端倪,最后秦王朱樉一命嗚呼。 死前連喊三聲:“老十七”,讓人對秦王的死疑惑重重。 如今的寧王遠在大寧衛(wèi),又怎么可能派人殺害秦王? 對于秦王的死,洪武大帝朱元璋余恨未消,下令削減其葬禮規(guī)模,親手寫下祭文: 自爾之國,并無善稱。 昵比小人,荒淫酒色。 肆虐境內(nèi),貽怒于天。 屢嘗教責(zé),終不省悟,致殞厥身。 爾雖死矣,余辜顯然。 謚號秦愍王,洪武大帝的次子,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實則各路藩王,沒有幾個省油的燈,大多在封地胡作非為。 可有了秦王和魯王的前車之鑒,讓他們噤若寒蟬,再也不敢魚肉百姓。 寧王朱權(quán),就像一把利刃,代表百姓和朝廷懸在他們的頭上。 很多藩王認為,寧王朱權(quán)就是太子朱標(biāo)手里的一把刀,為了削藩做出準(zhǔn)備。 所以才拿朱樉開刀,然而誰也不知道,朱樉的死,讓朱標(biāo)大受打擊。 畢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如今卻是天人相隔,連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到。 朱棣對于朱樉的死,則陷入深深的恐懼之中,生怕接下來就輪到他這個燕王。 朱權(quán)的威脅太大,甚至超過了帖木兒汗國對他的威壓! “大哥,你會恨我么?” 朱權(quán)直言道:“朱樉的死,是我一手造成。此人不死,不足以謝天下。” “我讓他多活了幾年,但終歸是要取了他的性命。” 朱標(biāo)嘆氣道:“孤還能怎么辦?二弟已經(jīng)犯下眾怒,封地百姓無不憎恨與他。” “身為兄長,孤為其難過!身為儲君,孤還要認為他死得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