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六十七章 展望新生活-《洪武大明:吾兒怎么還不造反》


    第(2/3)頁

    而那些愿意好好過日子,當順民的自然是一視同仁。

    不可能像北元那樣出現四等民族,殺一個元人就只需要陪一頭牛,這種事情是萬萬不可能發生的。

    明法也是擺在那邊,如果有誰敢執法,或者是濫用職權的話,說不得就得立馬處理了。

    大明的吏治在這個時候還是非常清明的,也是很高效的。

    再加上這些亦乃集的官員,很多都是跟著遼王朱啟出來的,這方面的思想覺悟也還是有的。

    不過他們雖然在思想覺悟上是非常高的,但在經濟上卻還是有點粗糙。

    尤其是草原這種環境下,如何發展經濟,卻是讓他們頭疼的事情了。

    也只能請遼王朱啟親自出山來,整頓一下草原上的經濟了。

    畢竟理論說的再好,但如果時間不行的話,也是白搭的。

    朱啟對此也是非常知曉的,所以到了亦乃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看一下戶籍,以及附近開荒農田的情況。

    不少的官員,都已經被聚集過來了。

    他們自然不是亦乃集本地的官員,很多都是馬上要派往草原深處去當地方官的人。

    而他們來看的目的,自然也是學習遼王殿下的經濟理論,到了草原深處,也好開荒帶著那些民們一起發家致富啊。

    畢竟遼王朱啟早就說過了,真正要讓草原歸附的話,還得要讓草原上的老百姓們富有起來。

    讓他們有衣服穿,有飯吃不需要打仗也可以活得下去。

    這樣草原才不會出那么多的梟雄,不會出那么多的反賊。

    道理大家當然都是懂得,聽遼王殿下這么說也是非常支持的。

    必須吃飽了飯,誰還想著造反呢?

    誰還想著去干殺頭的事情呢?

    但是道理是道理,怎么做卻是另外一回事了。

    起碼他們是不知道草原這么貧瘠的土地,到底該怎么讓他種出糧食來。

    而其實這些人都是想多了,草原的土地,可一點都不貧瘠啊。

    除了一些常年無水的地方之外,其實草原很多的地方,除了沙漠,都是可以大規模進行農田種植的。

    至于水源的話,地下水是非常豐富的,而朱啟要做的只是把那些,適合種植的地方,畫出來。

    然后讓大家去開墾土地,緊跟著,種植玉米土豆番薯這些,新世界的農作物就可以了,

    尤其是玉米,連西伯利亞那些半永久凍土的地方都可以,大規模的種植玉米。

    更別說草原這地方了對比西伯利亞那些地方,簡直就如同天堂一般的沃土啊。

    所以朱啟,很快就安排人去開荒種田。

    然后去種植玉米了,但接下來就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人手非常的不足。

    如果放別人的,或許是個大問題,但是放朱啟,那就不是什么問題了。

    人手不足,牲畜來湊啊!

    種田平常老百姓都是有一頭牛來耕地的,不過朱啟這邊可是非常大方的,那些牧民們放牧牛直接拿過來種田來了。

    順帶還有移民什么的,都可以安排。

    不過大家種田也是有各種各樣的優惠的,比如說牧民放養牛的時候還是要交稅的。

    但是如果你種田的話,不僅不收稅,還給你補貼工具種子,還教你如何種田等等。

    這些東西為了能夠解決農民的問題,朱啟還特意成立了一個農村合作社。

    這個農村合作社并不是官方的組織,而是民間的組織。

    里面的成員也并非是官僚或者官吏,而是朱啟找來的一些經驗豐富的農民。

    他們每日每天的工作,就是教教那些牧民們,如何種田和保養工具,以及日常維護農田等等。

    這些專業的知識為,就是讓這些放牧習慣的牧民們,早日過上農耕的生活。

    朱啟到了亦乃集之后,大家很快就有了主心骨了。

    并且在朱啟身邊開始學習起來,而朱啟也是來者不拒。

    只要伱以后是要去草原干活的,都是傾囊相授。

    教他們如何組織起平民老百姓,如何和這些牧民們打交道。

    總之就是一句話,為人民服務,想他們所想,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就好了,千萬不要跟老百姓作對,那是絕對得不償失的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