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天(下)-《三國從益州開始》
第(3/3)頁
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故唐堯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無窮。
朕羨而慕焉,今其追踵堯典,遂禪位于魏王。”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
詔書所言,以追堯典,可謂給足了曹操隆中,更表露出其中的正確性。
同數月前,原皇后伏氏,所昭示于天下的劉協血書,完全不同,但當下,沒有人在乎。
當劉協將此詔書念出后,就如同一錘定音般,宣布大漢之主的退卻。
許多人都看向了最前方的魏王曹操。
只要曹操走上去,那他就會名正言順的接過朝廷的指揮旗。
但這一刻,本是為眾人期待的曹操,站在了原地,然后,大聲哭了起來。
“自董卓之后,天下紛亂,陛下以大毅力而慰蒼生,可惜鄙臣未能竭盡全力,而平天下。
枉顧陛下之信任也!
又如何能受陛下之禪位?安定中國?”
在這緊要關頭,曹操主動推辭起來,論道起了自己的不是。
一些人急切中,像鐘繇、司馬懿等人,臉色神情淡然,并不意外。
便是以當日的朝會也是漢天子之禪讓,魏王之第一次推辭。
但在朝會結束后,一切并沒有結束。
鄴城之內,官吏將領百姓之龐大的請愿隊伍,再臨魏王府,而請曹操接受天子之禪讓,為國家而行之。
直到第三次群臣百姓,再以請愿時,曹操終于沒有再選擇辭讓。
這一日,乃是建安十三年十月初八,一個天氣逐漸放晴的冬日。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