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府對-《三國從益州開始》
第(1/3)頁
“曹操最終還是走到這一步了!”
在劉釜強大而又完善的情報網絡下,漢天子劉協被迫禪讓,曹操稱帝的消息,傳到成都,花費不過兩日半的時間。
對于曹操之野心膨脹,及曹營內部,于曹操稱帝廣泛支持之事, 劉釜比任何一個人都看得清楚。
便是他,亦無法阻擋曹操之所為。
事皆有多面性,狹義上看,曹操取代漢天下劉協,乃是私心,更為完全且名正言順地把控朝廷大權。
但從廣義上, 則是曹營眾人, 于權勢和自身地位的又一次索取,以及各方利益的再度分配。同樣也是曹操勢力, 面對他討伐的一側縫寬反撲,企圖以此來團結曹營內部。
但劉釜來說,曹操撕開了最后的遮羞布,便是在即位當日,為了防止劉協之身份影響,將之安置到他處,以為安德公。更是堂而皇之的對大漢國之公然背叛……
若說劉釜兩年前,多方討文,輔以兵事行動,乃是站在“名分”與“大義”之上。那現在公然向天下宣布,是站在“為”和“責任”之上。
放眼天下,江東孫氏之于勢力衰微,能完成“復漢”偉業,繼續討伐曹操者,也只有穩居蜀地, 占領大半個大漢的劉釜。
當日劉釜召集重員, 將此事告知事, 含諸葛亮在內,念及“傀儡漢廷”的最終消亡,有悲哀,但絕無頹廢。
官署之內,不等劉釜繼續論述什么,一向敢于直諫的仲長統,便是當先起身道:“今曹氏掌控之漢廷,雖說消亡,為曹魏而代之。
但以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也!
令君乃是漢之宗室,幾十年如一日,更以匡扶漢室為己任。
時下之情,當有令君親而伐之,以正大漢!”
仲長統不開口則已,一開口,所言之事,就讓許多人紛紛頷首。
速請益州牧,三司府令, 大漢宗室, 親自率部北伐曹操,再振大義之名, 更為振奮士氣。
這是當下劉釜,所能為之大事。
仲長統方一退下,去歲秋時,便以從并州,而為劉釜請來,擔任三司府從事的沮授,即起身道:“令君,公理之建言,吾以為可矣!
此正是令君攜大勢而伐之,趁曹魏初建而不穩之機也!
且觀之,令君若去耳!授以可見,天下忠義之輩,無不當隨行。士民之于百姓,無不相迎!
此誠為令君之義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