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滅曹(三)-《三國從益州開始》
第(1/3)頁
遼東襄平。
正是難得的晴日,明媚陽光下,似要將漫天寒氣逼退。
冀、兗之戰事,一時半會,難以影響到遼東廣大區域的安寧。
商賈往來貿易,農人田中整地……
二十年前,公孫度受時任中郎將, 也是好友徐康引薦,得受權臣董卓重用,經營遼東后,原本混亂無序的遼東之地,于其治理下,即有一派政通人和之象。
二十年過去,公孫氏于遼東勢力,更為根深蒂固,牢牢把持地方大權。
不論是以前的北方霸主袁紹,還是后大丞相曹操,皆極盡于拉攏。
至曹操北伐烏桓后,公孫氏掌控的平州,則被廢除,而以并入幽州。
今時今日,昔日的遼東之主公孫度早已病故,當權力轉接到其子公孫康手中,在曹操對幽州大部掌控下,公孫家的勢力,雖有萎縮,但仍舊龐大無比。
但自去歲開始,含樂安國相杜榮等人在內,于青州等地造反,早使朝堂中,萌生了對地方各階長官之防備。
繼而,位處在遼東, 勢力范圍蔓延到高句麗的公孫氏,自然而然成了曹操防備的重點。
于前線同劉釜大戰時,曹操對公孫康三次封賞,又同時加派大軍于孤竹城、令支、肥如等遼西重鎮,正是為此。
今日的襄平侯府內,可謂是極度熱鬧,公孫康手下幕僚將領,另有數名受邀嘉賓,受公孫康所邀,陸續于府內相聚。
主舍內,公孫康的臉上,看去帶著笑意,但眼中的病態與疲憊,卻是無法隱瞞。
實際這兩日來,他內心一直做著艱難抉擇,是對遼東未來命運之抉擇,也是對他公孫氏未來之選擇。
但有昨日戰報傳來,局面日漸清明之際,他決定為遼東重新選擇一種命運。
“君侯, 邴公,管公, 還有王公, 一道乘車到了!鄉侯正在迎接!”
面色匆匆的侍者,方向公孫恭一匯報,整個主舍內,便是一片議論。
所謂“鄉候”,正是公孫康之弟,永寧鄉侯公孫恭。
第(1/3)頁